根据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现有3期以上慢性肾脏病(CKD)患者1900余万,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尿毒症人数将快速增长。透析人数的增加必将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
而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弥散、对流、超滤等来达到清除患者体内多余水分及毒素的目的。尽管如此,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不能完全取代肾脏的生理功能,患者往往存在透析不充分的现象。
什么是血液透析充分性?
根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其标准达到如下要求即可认为患者得到了充分透析。
(1)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2)透析并发症较少,程度较轻。
(3)患者血压和容量状态控制较好。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5%,透前血压<160/90mmHg且>120/70mmHg。
(4)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基本维持于正常范围。
(5)营养状况良好。
(6)血液透析溶质清除较好。小分子溶质清除指标单次血液透析URR(尿素下降率)达到65%,spKt/V(单室Kt/V)达到1.2;目标值URR 70%,spKt/V 1.4。
透析充分有什么好处?
研究表明:
1.透析充分性较好的人群生存质量高于透析不充分人群;
2.并且透析充分的人群在气色、睡眠、活动能力、饮食消化、气候适应方面都要优于透析不充分的人群;
3.维持性血液透析肾友因长期血液透析,承受着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极容易产生情绪的波动。部分血液透析效果不理想的肾友易表现出沮丧、焦虑,甚至出现惊恐等情绪。血液透析充分的肾友在心理上负担较轻,相比不充分者更为积极,较少出现惊恐和愤怒的情绪。
哪些因素容易引起透析不充分呢?
1. 血管通路:研究表明,以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相对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发生血液透析不充分相对危险度减少0.105倍。
2. 血流量:血流量每增加1ml/min,发生血液透析不充分相对危险度减少0.984倍
3. 凝血:凝血发生时透析不充分的风险约为未发生凝血者的5.497倍。
4. 透析间期容量增长:要求透析间期控制钠盐和水分摄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一般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1kg。
5. 透析时间:为保证透析充分,要求无残肾功能、每周3次透析患者每次透析时间最少不能小于3h,每周透析时间需10h以上。
如何实现透析充分?
1.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透析充分性,如增加血液透析器的表面积,增加透析次数,改善血液透析器的配置,增加血液和透析液的流量,并提供更好的监测设备如血容量监测仪和体温监测仪,以防止透析并发症。因此大家也不必过度焦虑,医生都会给大家设定个性化的透析方案!
2.透析中运动有利于提高透析充分性:
研究提示,卧位脚踏车运动能够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衡尿素清除指数、溶质清除指数以及尿素下降率,对提高血液透析肾友的透析充分性效果显著。并且使用过程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国内外有很多学者研究透析过程中结合床上脚踏车运动对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均取得一定成果。
温馨提示:运动时患者处于仰卧位,抬高床头30°,每组15min,每次4组,组间休息3~5min,连续运动3个月。运动强度以患者自觉微汗、无气喘、无心悸为宜。患者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视觉模糊、胸痛、腿部抽筋、面色发绀或苍白,血压低于110/50mmHg或高于200/110mmHg时,当立即终止运动,并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