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古代对上级领导的尊称? 中国古代官场中,不同等级官员的称呼,到底有多少讲究?

712人浏览   2024-02-25 20:48:01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张大人、李大人”等类似的称呼。看似是古代官场的惯例,实则即便是新晋官员也不敢在这方面犯低级错误。因为在古代官场,一个称呼可能会得罪许多人。在官场上,称呼问题相当微妙。古代社会中,人的姓名由姓氏、名字和字组成,因此姓名非常重要。除了皇帝和父母,一般人都不会称呼全名。比如曹操,即便是杀了马超全家的仇人,马超在阵前也只敢高喊:“曹孟德出来。”而不能喊曹操。曹操称呼刘备时,也一直叫刘备为“玄德”,从不直呼刘备的名字。因为一旦公开使用全名,就等于公然挑衅,尤其在文官阶层,公然侮辱文官,文官肯定会反击。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严世蕃因过于嚣张,竟然直呼高拱和张居正的名字。虽然高拱和张居正仍然称严世蕃为“小阁老”,但内心的怒火早已点燃,只是在等待机会罢了。



在古代官场,称呼方式凝聚着许多规矩。即便是上下级关系,也不允许轻易使用名字。如果下级遇到上级,除非彼此属于同一阵营或者是师徒关系,上级才会称呼下级的字,而非名字。比如清朝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已经是地位显赫之人,但他仍然称呼心腹盛宣怀为“杏荪”。杏荪是盛宣怀的字,这种称呼方式显示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果下级和上级不属于同一阵营,双方会相当客气,但也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在浙江,布政使和按察使一般称呼海瑞为“海知县”或者“海大人”,采用了姓氏加官职的方式,不轻易使用名字。古代官员都有自己的同窗、同乡和师承关系,如果上级依仗地位欺负下级,下级的同窗和师承肯定会帮忙。



至于下级如何称呼上级,也有很多讲究。与此同时,其中也充满了风险。如果上下级关系亲近,称呼方式可能比较随意。如果下级和上级处于同一阵营,但关系普通,下级会称呼上级为“部堂大人、中丞大人、府台大人”等。采用官职加大人的方式,保持礼貌。如果下级属于上级的亲信,那关系就会更加亲近。即使下级称呼“老大人”,上级也不会生气。当然,如果上下级关系不亲近,称呼也会相当客气。例如王中堂、李部堂、刘中丞等。如果是刚刚考中科举的翰林院编修,如果不小心称呼内阁首辅张居正为“张大人”,很可能第二天就会接到吏部的公文,调任到遥远的云贵某地当知县。古代官场的称呼,关系着一个人的脸面,任何人都不敢轻易违背这种规矩。除了皇帝,即便是亲王、贝勒等高官,也必须给予文官足够的面子。例如醇亲王和恭亲王,即使是地位最高的亲王,也一直称呼李鸿章为“少荃”,显示了李鸿章在文官阶层的威望。皇帝在发火时可以直呼官员的名字,但通常情况下,还是使用官员的官职称呼。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官场的称呼问题至关重要。每位官员可能对各个地区、各个衙门的规矩不够熟悉,因此,几乎所有的地方官员和一些京城官员,都会聘请幕僚师爷。这些师爷们熟悉各个地区、各种衙门的规矩,对于官员来说,师爷能够帮助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在古代官场,一个简单的称呼可能涉及到复杂的政治关系。文官阶层的人们懂得保持谦和,使用得体的称呼,既是对自己身份的尊重,也是对他人地位的尊重。在官场中,潜规则就是必须遵守的准则,而称呼的准确使用更是体现一个官员智慧和涵养的重要方面。任何一位官员,都必须在称呼中展现出得体和尊重,这既是对自己职位的肯定,也是对上下级关系的稳固。因此,在古代官场,谨慎选择称呼方式,是每位官员必须具备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