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河间市属于哪个市? 河间市历史及行政区划沿革

957人浏览   2024-02-25 19:19:26

“河间”之名据《禹贡》和《水经注》所载,原指上古九河流域之间的区域。

地理位置

河间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东邻沧县、青县,西连肃宁县、高阳县,南与献县毗连,北与任丘市、大城县接壤。

河间市北距首都北京189公里,西南距河北省会石家庄176公里,东距沧州市78公里。

市境地处华北平原腹部,南北纵距36公里,东西横距63公里,总面积1333平方公里。全境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逐步降低,海拔5.4-12.4米之间。

市境内较大河流有子牙河、子牙新河、古洋河和小白河,均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河间市。(北)京大(名)公路纵穿南北,沧(州)保(定)公路横贯东西,两路与河(间)、定(州)公路于市区内交会。京九铁路与正在建设中的朔黄铁路于河间西交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铁路、公路运输,为河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建置沿革

河间之名始于战国。据《禹贡》、《水经注》载,河间原系九河流域之间的自然区域的泛称。据古遗址挖掘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河间地域就有人类聚居。

河间现辖地,春秋时期为燕国之域,战国时期分属燕、赵二国。燕国在今河间市区西南建武垣邑(故城在今肃宁垣城村,辖今河间大部地区),属巨鹿郡。赵国于今河间市区建赵都军城。

赵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年),河间各城为秦所占。

秦置武垣县,属巨鹿郡。

西汉初,仍置武垣县,析武垣部分地域建州乡县(故城在今河间市东北冢耳村)和束州县(故城在今河间市东北束城镇)。武垣、州乡属涿郡,束州属渤海郡。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封吕马童为中水侯(今河间龙华店一带),建中水侯国,属涿郡。后汉属河间。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8年),河间献王子刘禁封州乡侯,于州乡县建州乡侯国,传六世于王莽时废。

西汉高帝时置河间郡,此后400余年间,河间时郡时国,几经更迭。治所在古乐成(今献县东南河城街)。

东汉时,将州乡并入武垣县。建安中期武垣改名为阿武,另建武垣县(故城在今河间市区南12.5公里处),仍置束州县。武垣县属涿郡,束州县属渤海郡。永元二年(90年)均改属河间国。

三国时,魏因挖渠引滹沱河水,武垣县治所东迁,称东武垣(故城在今行别营村东)。仍置束州县。武垣县、束州县均属河间郡。

西晋时,武垣县属河间国,束州县改属章武国。

东晋时,武垣县一度称集宁县,仍属河间国。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于赵都军城始置瀛州,辖河间、高阳、章武三郡。同年,河间郡治所由乐成迁至东武垣,武垣县和束州县属河间郡。

北齐初始建河间县,属河间郡,治所在河间。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撤束州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武垣县治所迁至瀛州城。开皇十六年(596年),恢复束州县,并更名为束城县。大业元年(605年)武垣县更名为河间县。大业三年(607年)改瀛州为河间郡,郡县治所均在今河间城区。河间县、束城县仍属河间郡。

唐代初年,河间县、束城县仍属河间郡。武德四年(621年),废郡复称瀛州。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析河间北境置武兴县。天宝四年(745年)又罢瀛州恢复河间郡。乾元元年(758年)废郡复为瀛州,河间县和束城县属之。

五代时,河间、束城两县属瀛州。后晋天福元年(936年)随瀛州归入契丹,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归后周辖。

宋雍熙年间于河间县西置平虏寨。景德二年(1005年)改平虏寨为肃宁城,属河间县辖。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于河间城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十州军。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束城县并入河间县,改束城为镇(元祐元年曾复置县)。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罢瀛州建河间府,辖河间县、束城县。

金正隆年间,析河间西部村庄建肃宁县,属河北东路河间府。河间县仍属河间府管辖。

金天会七年(1129年)在河间置总管府,属河北东路。

元至元二年(1265年),废府为路,置河间路总管府,仍辖河间县(河间县一度称瀛县)。同年,莫亭(今任丘市)、肃宁、任丘三县并入河间县,不久各复原建制。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河间路改府,河间县属京师河间府。明朝永乐年间迁都到北京,改北平布政司为河北直隶,河间府属河北直隶,下辖河间县。永乐元年(1403年)设河间卫治河间城,沈阳中屯卫、大同中屯卫也寄治河间。

清代设直隶河间府,辖河间县。

民国2年(1913年),废河间府,河间县属直隶省渤海道。

民国3年(1914年)改属直隶省津海道。

民国17年(1928年)隶属河北省。

民国25年(1936年)建河间督察专员公署,辖河间、献县、肃宁、高阳、任丘、大城6县。

抗日战争时期,河间县抗日民主政府和伪县政府并存。伪县政府先后属河北省津海道尹公署、渤海道尹公署。河间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38年2月建立,先后隶属于冀中区第一、三、九、八专署。

1939年4月,冀中区党委、行署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建立建国县,将河间县子牙河以东123个村庄划归新建的建国县;1940年8月建立任河县,河间县东北部207个村庄划归任河县。

1945年5月9日,河间县城解放。

1946年2月撤销任河县,其原属河间区域复归河间县。同月1日将河间城厢区由河间县析出置河间市,直属冀中区领导,河间县政府移驻马滩、冢耳村一带。

1947年5月撤销河间市,重建任河县,河间划出182个村庄归任河县管辖。

1948年4月,第二次建河间市,属冀中区第八专员公署,河间县政府移驻马滩后又转驻城北刘庄。

1949年2月,再次撤销河间市。8月,撤销冀中区建河北省,河间县属河北省沧县专员督察公署。9月撤销任河县,任河县原属河间县的区域复归河间县,河间县政府进驻河间城。

1954年4月24日,撤销建国县,建国县原属河间县的区域复归河间县。

1958年4月28日,沧县专区并入天津专区.河间县改属天津专区。11月20日,肃宁并入河间县。12月,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河间县改属天津市。

1961年5月23日,沧县专区从天津专区析出,改建为沧州专区,河间县属之。

1962年3月27日,河间、肃宁分开,恢复原区域建置,属沧州专区。

1970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河间县属之。

1990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政部批复,“撤销河间县,设立河间市”,仍隶属沧州地区。

1993年7月,沧州市与沧州地区合并为沧州市人民政府,河间市属之。(本文作者:古籍大家)

行政区划

明代县下设乡,乡辖里,里统村。里又称社、屯。每里十甲,每甲十户。里(社)为当地居民的行政单位,屯为外地迁居屯田(民屯)或屯军(军屯)的行政单位。另设堡,为一种带军事性质的区划,堡亦领社、屯。

据明嘉靖《河间府志》记载,全县分为6个乡:东南隅、西北隅、尊福乡(辖二图,图亦称里)、青陵乡(辖三图)、儒林乡(辖三图)、安乐乡(辖二图)。另有屯15个:柳洼屯、修罗屯、黄家务、年丰屯、时亨屯、太宁屯、康宁屯、兴让屯、积福屯、积善屯、广和屯、和平屯、崇德屯、平康屯、中和屯。全县编户共设27里。

清代,据清乾隆《河间县志》载,河间县境域南北宽60华里,东西长130华里。全县编户仍为6乡、15屯、27里。同时,城内街道和乡以下村庄分为71个地方,以管保甲,共辖733个村(街)。

县城内地方6人,分管各个街道34处。

城外村庄分为四路(辖村699个):

河间县所辖以上村庄,包括现在大城县的位敢、文香、韩村、留各庄、魏虎、正村、于家务、权村、留邻居、大小九宫、东汪、北魏、徐村、北良等近百村庄,任丘市的南北马庄、郭家口、台基寺等,肃宁县的中堡、留善寺、乾泊、河东、泥马头、窝南埠、桥庄铺、宋家佐、连城等,青县的崇仙及沧县的会头。同时现河间市的果子洼、葛家庄、黑马庄、堤口以及城南辛庄原属肃宁县辖。

民国17年(1928年),境域与乾隆时代基本相同。全县共辖573个村,划分为11个区,即:城厢、二十里铺、九吉、兴村、卧佛堂、念祖、束城、北魏、留各庄、景和、黎民居。现献县所辖的魏家庄,任丘市的小村、谢家村、南店、大辛庄、培里村属河间县辖,而现属河间市的张庄、邢庄、恒道、满堂则属任丘,邢各庄、欢留、大皮屯、留念、甸子、赵庄子、柴屯、宋王大、石灰屯、丰庄、崔庄子属献县,南老生、小孙庄、李召庄、曹赵庄属沧县。

民国22年(1933年),全县共分10区,536乡、641村、14镇、278间、13641邻,约70907户,人口395319人。

民国23年(1934年),全县分5个区,550个乡镇。第一区有刘家庄、三十里铺、兴村、诗经村、君子馆、太平庄、辛河口等处;第二区有九吉、龙华店、邵洪店、兴隆店、务尔头、皇亲庄、中原、南冬、北冬等处;第三区有沙河桥、缴台头、康宁庄、黎民居、景和、崇仙、西庄、张兴屯等处;第四区有念祖桥、留各庄、烟村、武张各、杨张各、李张各、郭张各等处;第五区有卧佛堂、北位、北蔡、束城、徘徊、南北留路、齐会、四公村等处。

1938年2月,河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最初只辖5个区,各区所在地是:城关、九吉、沙河桥、米各庄、兴村,隶属冀中行署三分区。同年10月,全县划分10个区:城关为一区,西九吉为二区,中原为三区,沙河桥为四区,黎民居为五区,米各庄为六区,留各庄为七区,北位为八区,卧佛堂为九区,兴村为十区。县政府驻河间城内。

1939年4月,成立建国县,把河间县的第五区和第四区所辖子牙河以东的123个村划归建国县。同时河间调整区划,原四区所辖子牙河以西村庄与原六区的一部分划为五区,十区(兴村)改为四区,其它区序号不变,全县共为9个区。

1940年8月,建立任河县,把河间县东北部第七、八、九区的207个村庄划归任河县,河间县分为6个区。10月,河间县辖区调整为8个区:第一区辖兴村一带,第二区辖诗经村一带,第三区辖城关北一带,第四区辖留古寺一带,第五区辖束城一带,第六区辖枯树活一带,第七区辖沙河桥和大史一带,第八区辖九吉一带。是年,河间县属冀中第九专署领导。

1944年6月,河间县调整区划为10个区,原8个区序号不变。第八区(九吉一带)西部村庄划为第九区(龙华店一带),第五区、第六区各一部分村庄划为第十区。6月,为便于工作,统一各专署排号顺序,九专署改为八专署。

1945年1月,冀中区把子牙河以东建国县38个村庄划归河间县,河间县增设第十一区,在故仙一带。5月,河间县城解放后增设城厢区,全县为12个区。6月,河间县全境解放,各区领导机关都确定驻地。同月,第五区、第十一区划归任河县,全县为10个区。10月,全县调整区划为8个区,各区名称和驻地是:第一区樊庄、第二区西诗经村、第三区兴村、第四区万贯、第五区禅阁、第六区东大汉、第七区龙华店、第八区城关。

1946年2月,撤销任河县,其原属河间区域复归河间县。此时,河间县共辖534个村,划分为11个区:城关为一区,诗经村为二区,兴村为三区,东石相为四区,南冬为五区,孟穆留欢为六区,尊祖庄为七区,龙华店为八区,卧佛堂为九区,北位为十区,留各庄为十一区。

同年2月,设河间市,河间县城关12个街、4关和38个村庄划归河间市。次年5月,撤销河间市,又重建任河县,河间县划出132个村庄属之,同时把肃宁县的西关、三里庄、果子洼、葛庄、杨柳庄、黑马庄等10余村并入河间县。此时河间县共辖315个村,分8个区:后留古寺为一区,东诗经村为二区,兴村为三区,南马滩为四区,禅阁为五区,张王留欢为六区,果子洼为七区,辛庄为八区。

1948年4月第二次建立河间市,并把在抗日战争中被荣称为“河间小边区”的小白河西五村(宋佐、南北窝头、河东、石家连城)划归肃宁县。是年7月,河间县辖269个村、分为15个区:周楼为一区,小宝车为二区,北大齐为三区,诗经村为四区,西留庄为五区,东董堤为六区,兴村为七区,果子洼为八区,龙华店为九区,娄堤屯为十区,狄庄为十一区,东沙洼为十二区,后小汗为十三区,董小里为十四区,段庄为十五区。

1949年2月,再次撤销河间市,市区改为河间县第十六区(驻城关),至此河间县为16个区。同年9月,又撤销了任河县,原河间县的村庄复归河间所辖。

1949年10月,为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全县调整区划,共分为11个区,即:城厢、留古寺、束城、尊祖庄、西九吉、西诗经村、兴村、卧佛堂、西柳洼、果子洼、行别营。都以驻地命名,取消原数字编号。

1950年6月调整为7个区:城关为一区,二十里铺为二区,留古寺为三区,卧佛堂为四区,束城为五区,行别营为六区,辛庄为七区。

1952年11月,全县划分为9个区:樊庄为一区,二十里铺为二区,留古寺为三区,卧佛堂为四区,束城为五区,米各庄为六区,行别营为七区,九吉为八区,西关为九区。全县区下设立98乡,辖401个村。

1954年6月撤销建国县,把其原属河间的景和、黎民居两个区重新划入河间县,列为十区和十一区,同时增设城关镇。至此,河间县共辖11区1镇。同年区以下设立121个小乡。1956年3月,全县并乡,合并为53个乡。

1957年12月,全县撤区并乡,11个区全部撤销。全县53个乡合并为29个乡和1个镇。分别以驻地命名为:城关镇、西诗经村乡、兴村乡、刘庄乡、樊庄乡、留古寺乡、时村乡、卧佛堂乡、满堂乡、西告乡、束城乡、北司徒乡、南召乡、米各庄乡、尊祖庄乡、南留路乡、行别营乡、姚天宫乡、东大汉乡、南冬乡、西九吉乡、龙华店乡、李子口乡、果子洼乡、景和乡、王士由乡、位村乡、西留庄乡、黎民居乡、北老生乡。

1958年9月实现人民公社化,全县30个乡(镇)合并为9个人民公社,即红旗(城关)、星火(卧佛堂)、红光(束城)、东风(西诗经村)、红星(行别营)、卫星(时村)、先锋(九吉)、火炬(景和)、钢铁(黎民居)人民公社。同年11月,河间、肃宁两县合并为河间县,共辖15个人民公社,即红旗(城关)、星火(卧佛堂)、红光(束城)、东风(西诗经村)、红星(行别营)、卫星(时村)、先锋(九吉)、火矩(景和)、钢铁(黎民居)、东州(肃宁)、光辉(万里)、跃进(齐庄)、前进(梁村)、远景(傅佐)、垣城(窝北)人民公社。

1961年6月,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全县由15个人民公社又分为42个人民公社,即城关、果子洼、李子口、樊庄、西诗经村、刘庄、时村、南冬、留古寺、西九吉、龙华店、兴村、沙河侨、景和、位村、王士由、黎民居、北老生、西留庄、行别营、米各庄、束城、尊祖庄、北司徒、南召、卧佛堂、南留路、北石槽、西告、邵庄、韩村、路庄、后堤、窝北、傅佐、齐庄、河北、肃宁、万里、尚村、师素、梁村人民公社。

1962年3月,河间、肃宁两县恢复原建制,原属肃宁县的13个人民公社划归肃宁县。河间县辖城关、果子洼、李子口、樊庄、西诗经村、刘庄、时村、南冬、留古寺、西九吉、龙华店、兴村、沙河桥、景和、位村、王士由、黎民居、北老生、西留庄、行别营、米各庄、束城、尊祖庄、北司徒、南召、卧佛堂、南留路、北石槽、西告等29个人民公社。其中:

1967年,刘庄公社驻地由刘庄迁到郭村,改名为郭村人民公社;

1971年李子口公社驻地由李子口迁到榆林庄,改名为榆林庄人民公社;

1981年南冬公社驻地由南冬迁到沙洼,改名为沙洼人民公社。同年,王士由公社改名为故仙公社。

1982年城关人民公社改称镇,1983年榆林庄人民公社改称乡。1984年3月,其余27个人民公社均改称乡,行政区划未变。

1984年7月,经省、地批准5个乡改为镇,即:留古寺镇、景和镇、米各庄镇、束城镇、卧佛堂镇。全县共设6个镇,23个乡。1987年10月,城关镇更名为瀛州镇。

1989年11月,经省、地批准,把沙河桥乡和位村乡合并为沙河侨镇。至此,河间县共辖7个镇,21个乡,615个行政村。

1990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河间县改设河间市,行政区划未变。

1996年,根据河北省有关规定,合并乡镇,兴村乡与榆林庄乡合并称兴村乡;瀛州镇与樊庄乡合并称瀛州镇;黎民居乡与北老生合并称黎民居乡;故仙乡与西留庄乡合并称故仙乡;尊祖庄乡与北司徒乡合并称尊祖庄乡;米各庄镇与南留路乡合并称米各庄镇;束城镇与南召乡合并称束城镇;卧佛堂镇与西告乡合并称卧佛堂镇。

2005年,设立龙华店乡。调整后,全市辖7个镇、12个乡、1个民族乡。

截至2020年,河间市辖2个街道、7个镇、11个乡:瀛州路街道、城垣西路街道、米各庄镇、景和镇、卧佛堂镇、束城镇、留古寺镇、沙河桥镇、诗经村镇、故仙乡、黎民居乡、兴村乡、沙洼乡、西九吉乡、北石槽乡、果子洼回族乡、时村乡、行别营乡、尊祖庄乡、龙华店乡。市政府驻地瀛州镇。华北油田采油三厂和华苑综合服务处座落在河间。

城区(县城)

河间城区,位于市境西南部,距河北省会石家庄东北部176公里。城区面积13.2平方公里。

河间城历史悠久,战国时赵国在此建赵都军城,以后设郡、建州、置府,几经更迭,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

古城池原是一座土城,周长16里,宋熙宁元年(1068年)毁于地震,安抚史李肃之震后重建此城。元朝又进行修缮,仍为土城。明万历六年(1578年)河间知府朱裳和知县褚铁始用砖加固。万历十年(1582年)河间知府燕好爵、知县徐待组织建筑砖城。县城城墙周长2362丈、高3丈2尺、顶宽1丈5尺,四门各建门楼一座,城四门上方各刻有匾额:东门叫“阜春门”,西门叫“瀛西门”,北门叫“拱极门”,南门叫“登瀛门”。城墙外四周挖有护城河,河深2丈,宽5丈。清乾隆九年(1744年)知府徐景增、知县王屋又进行修葺,仍保持原来的风貌。

旧城街区布局呈“田”字形,有南北、东西两条大街交叉于街中心,另有十几条小街、小巷。街道狭窄,高低不平。城内主要建筑有:府街、县衙、寺庙、祠堂等;文化古迹有石牌坊、石塔、蒲萦台、瀛台、高阳台、中心阁、瀛海楼、万寿宫等;庙宇祠寺有关帝庙、城隍庙、二圣庙、火神庙、大寺庙、药王庙、北极庙、资胜寺、九龙阁、昭忠祠、尼姑庵、三官庙等;宗教设施有清真寺、天主教堂、圣公会医院等;教育设施有贡院、府学、县学、省立三中、师范、万寿宫小学、女学堂、铁狮子庙小学等。还有一些小商店、中药店及小手工业作坊。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对敌斗争的需要,1938年抗日军民将古城墙拆除。日本侵略军占领河间期间,城内古建筑多数被毁坏,商店倒闭,经济衰退。

1945年5月河间县城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县城逐步进行了恢复建设,使萧条的河间城很快复苏,工商业迅速发展。1945年10月至1946年3月,冀中八分区、冀中区党政军机关相继移驻河间,新建了针织厂、织布厂、毛巾厂、制胰厂、鞋厂、铁厂、烟厂等,为河间的工商业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到1946年底,河间城内已有较大规模的百货商店45家,鞋店40家,大饭店5家,西药房2家,烟酒公司7家,粮店3家,面粉公司1家,书店2家,粮号2家,还恢复建立小学,并设有人民大戏院及民众教育馆等。到1948年,县城经济出现了兴盛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河间县人民政府努力恢复城镇经济。到1952年,相继建立了粮食公司、油脂公司、百货公司等,铁、木、制糖三大行业也有较大发展。1956年经过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一些较大规模的国营工商企业,县城更加繁荣。1958年,人民政府对城内主要街道1进行了修整,并新建了县委办公楼、新华礼堂、浴池楼等。1970年以后县城东西大街进行拓宽,铺设成柏油路,大街两侧的临街建筑也进行修整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