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上供馒头什么讲究? 馒头摆上供桌替代首级献祭算公序良俗吗?汉人有种传统叫废除肉刑

100人浏览   2024-07-19 09:01:19

如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的是智慧,诸葛亮表忠诚的《出师表》讲的是任劳任怨,从古代人的雅俗共赏角度看待诸葛亮,他将馒头摆上供桌这件事的功德不在其智慧与忠诚之下。要问他发明的馒头好处在那里,我们不得不先从“刑上大夫”说起。


四书五经中的《礼记》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有据于此,经典的引据主流都是以克己复礼为己任,所以数千年来无时无刻有士子因为肉刑兔死狐悲,虽然悲的主角和对象也难免少不了跟风的庶民百姓,出世入室的士人更是常常登堂附会生黎。封建社会等级严森,雅俗两界时不时就有了共勉之处,比如说废除肉刑。

善于制造经典的古人把废除肉刑的改革起源缩影为一个案件,诸侯国齐国的太仓令淳于公犯了罪要被处以肉刑,淳于公当时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小女儿缇萦陪同淳于公到了京城长安。缇萦找到渠道向汉文帝上书进言,陈述自己为赎父亲的肉刑,愿意去做官奴。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打动,就让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商议改革肉刑的方案。


关于肉刑的来源,《左传》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册;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一直到封建之初,苛政猛于虎,世道常年混乱,最后落得的结果是牛贵马贱。于是,乘牛车出入皇宫的汉人们开始了以减刑立身的之旅。受开国以来宽政的影响,汉文帝在位之时,先后废除了肉刑中的墨、劓、剕刑和宫刑。肉刑自此瓦解,历代仁政或有盈缺,多是在汉制基础上做文章。期间,诸葛亮的馒头替代首级这项超时代构思的发明又让人耳目一新。

关于馒头的发明,通俗小说《三国演义》如此娓娓道来,蜀汉常年平蛮不利军心,汉相诸葛亮借渡河受阻起祭,杀猪宰羊之外,供奉的首席却是一种面食。这个行为在定边之后得到最大认同,具体表现为馒头逐步替代人头出现在汉人的供桌和旗下。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其千年后封建之末仍有血与馒头的药引叙事,可见肉刑争议的生命力之强。



自从这种替死背锅功能干预到量刑标准以来,无疑会形成一个个法外的桃花源。但是据说,赋予了馒头生命的诸葛亮病逝时,星辰为之陨落,所以当代以小行星命名的荣誉没能冠其头上。诸葛亮为量刑启动的后门一打开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即出灾难也萌希望,功过是非很难衡量。根据乱世用重典这种法家学说来看,快刀斩乱麻是治乱最好的解决方式,反其道而行之的诸葛亮有什么依据买卖仁慈呢?张养浩的元曲说得好:“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诸葛亮要的不仅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更是继承汉立以来的优良传统。

汉代在废除肉刑这条路上的不遗余力,使得汉代簇拥和汉代后人沉溺在乐不思秦的氛围。如果说文景之治的时代美名根本上源于废除肉刑,改变了在雅俗层面都深入精髓的祭旗方式那个人,又如何评定功绩呢?历史上以任劳任怨的人臣标准昭显于世,赵子龙之忠直刘关张之义气不过是主角之多智近妖的陪衬,赞美之词无法溢于言表,信徒来者无法望之项背。但位于千古名臣之列的诸葛亮最有底气的功绩还就是馒头这项发明,当封神演义还在补充神挡杀神的军阀观念的时候,三国演义已经脱胎走到前头。



如果说诸葛亮并不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还得还原他不是一个废止死刑的人。出身乱世的隐逸之野,执掌杀伐多年,与当今世界的和平积习决然不同,说到底诸葛亮还是儒家礼教的集大成者。但是相对于足迹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而言,废止肉刑做出伦理贡献的孔明理应更受没有死刑的西方世界欢迎。当然是有点想当然,孔明不是歌德式的人物,在西方的形象反而有些哥谭式。所以可惜诸葛孔明并不是职业司礼人,全能的他收获全职的赞赏和苛责,水煮三国大可以这样说:即然是个生意,为何生受诸葛亮?剥去诸葛亮身上的光环和浮夸,我们仍旧可以对汉人的民族脊梁刮目相看,就在用馒头代替首级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