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人与阿曼王国1
一、阿曼人
阿曼人,西亚阿曼的居民。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东南部、阿拉伯海中的马西拉岛、穆桑达姆半岛尖端上的小块地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沿海地区混有尼格罗人种成分;沿海城市的阿曼人则多与俾路支人、印度人及波斯人发生混合。使用阿拉伯语,属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沿海与内地方言差异很大。信伊斯兰教,多数属伊巴德派。
阿曼人传统上分两支:一是纯血统,最早到达该地,来自南阿拉伯;一是混血,到达该地较晚,来自阿拉伯半岛中部。农村仍保留部落界线,全国有近百个部落。多数人从事农牧业,部分人在石油企业做工。农民主要种植枣椰,其次是大麦、小麦、蔬菜和瓜果。牧民放牧绵羊、山羊和骆驼。少数人从事沿海捕鱼和采珠。盛行嫡堂婚,上层保持多妻制。内地女子行割礼。
7世纪时,阿曼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6世纪遭葡萄牙入侵,19世纪受英国统治。20世纪初,阿曼分别成立“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1967年全境统一,成立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1970年改名为“阿曼苏丹国”。
二、亚里巴王朝
阿曼于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07年起,遭葡萄牙入侵。 伊玛目纳西尔•本•穆拉希德•亚里巴于1642年在鲁斯塔克建立亚里巴王朝,并将阿曼内陆地区统一在其管理之下。
伊玛目命人专职负责把阿曼沿岸地区从葡萄牙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自从葡萄牙人被赶出霍尔木兹岛之后,把其在海湾地区的基地转移到了马斯喀特。纳西尔伊玛目顺利地把葡萄牙人从他们在阿曼沿岸地区的城堡里赶走,直到1649年他去世的时候,依然属于葡萄牙人的在阿曼沿岸的城堡只剩马斯喀特和马托拉。完成这个任务的是他的侄子与统治者伊玛目苏尔丹•本•塞伊夫一世在1650年成功赶走了以上两地的葡萄牙人。
但是亚里巴人只是把葡萄牙人从阿曼的土地上赶走,葡萄牙人在邻近地区依然存在。于是苏尔丹一世与其继任者塞伊夫一世 寻求在短时间内并成为印度洋上首屈一指的海军。塞伊夫一世依靠此海军对抗达曼与孔支港口的剩余葡萄牙人。于是便开始袭击航行在印度洋上和在南亚次大陆基地里的葡萄牙船只。
东非的穆斯林听闻了亚里巴海军的事迹,便请求伊玛目塞伊夫一世帮助他们从葡萄牙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伊玛目塞伊夫一世没有辜负他们的希望,派出了数个部队成功战胜了葡萄牙人,把他们从东非的基地中赶了出去。1698年所有在蒙巴萨的葡萄牙基地亚苏阿城堡。就这样奔巴岛,桑给巴尔,蒙巴萨都归于亚里巴王朝的管辖,也成为了阿曼政权在东非的统治核心。
但是强大的亚里巴王朝在1718年伊玛目苏尔丹•本•塞伊夫二世去世之后开始衰落,继任的统治者是一个小男孩拉希德,于是在觊觎王位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冲突。冲突的加深也使哈纳维与贾法里部落冲突重燃。此时伊玛目塞伊夫二世请求波斯于1737年与1741年两次波派兵到阿曼,而这使局势变得更加复杂。1743年伊玛目塞伊夫二世在战争中去世,由此亚里巴王朝灭亡,而一些逃离的地方势力在阿曼建立起了新国家,就是赛义德王朝。
三、赛义德王朝(阿曼王国)
赛义德王朝,18世纪中期的建立的穆斯林王朝,又称阿曼王国。赛义德王朝正式成立于1749年,为阿曼当地阿拉伯人趋走原波斯人统治者后所建立的政教合一王朝。建立之初,阿曼国力颇盛,为印度洋周边强国之一。领土包括阿拉伯半岛南部,甚至广至东非桑吉巴尔地区。后逐渐衰落分裂并被英国控制。1970年改现国名“阿曼苏丹国”。1973年英国军队撤出。
(1)建立
在亚里巴王朝(1624—1743年)末期,统治家族内部争夺王位和部落之间反目为仇,发生了长过20多年的内战。1742年,亚里巴王朝的赛伊夫二世为了借助波斯入争夺王位,同波斯军统帅塔吉汗签约,承认波斯入对阿曼的特殊权利,波斯人则以帮助赛伊夫复国为名大举进兵,占领了阿曼东北部的布赖米。尼兹瓦、马斯喀特、马特拉和沿海平原,围攻苏哈尔城,亚里巴王朝遂告灭亡。
当时的苏哈尔州长正是出生于赛义德家族的艾哈迈德•本•赛义德。他自幼沉着、勇敢,青年时就受到亚里巴王朝的重用,被任命为沿海重镇苏哈尔的州长。由于他在治理苏哈尔中表现了卓越的才干和魄力,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在波斯人围困苏哈尔城、物资供应奇缺的困境中,他仍每天出击敌人,相持9个月之久,最终迫使敌人撤出苏哈尔地区,退守马斯喀特。艾哈迈德决心把波斯军完全赶出阿曼,先在巴尔卡建立贸易市场,将内地运往马斯喀特出口的货物吸引过来以断绝退守在马斯喀特的波斯军的财源。随后又设计在巴尔卡举行盛大宴会,一面将丰盛的菜肴送到波斯军驻地,款待士兵,一面邀请50名波斯军官到城内赴宴,酒宴正酣,突然鼓声大作,苏哈尔军出其不意,冲出城外,一举全歼波斯军,艾哈迈德成了众人崇拜的英雄。1744年,他被拥戴为阿曼教长——宗教领袖伊玛姆。
艾哈迈德在统治阿曼的整整40年中,大力促进了阿曼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他一方面团结各部落发展经济,扩大海上贸易;一方面建立强大的海上舰队,恢复了亚里巴王朝称雄印度洋的强国地位。
(2)从教长制到君主制
艾哈迈德有7个儿子,大都担任各地的州长。1783年他在鲁斯塔克驾崩,其子赛义德(尼兹瓦州长)继位,但是赛义德不孚众望,一年后被其子哈迈德夺去了统治权力,迁都马斯喀特,自称“苏丹”,定国名为“马斯喀特苏丹国”。但哈迈德的父亲赛义德并未正式退位,仍以伊玛姆的称号住在鲁斯塔克。从而形成了苏丹和伊玛姆的双重统治。导致国内政治上的混乱。后来哈迈德改变了选举产生教长制,实行世袭的君主制。一直延续至今。
哈迈德是一个勇敢的武士。他上任后,整军经武,图谋大业,被其追随者尊为“赛伊德”(Sayyid),即“幸福的人”。从此至今,凡是赛义德王室的直系亲属都在名字的前面冠以“赛伊德”的尊称。
1792年哈迈德突然去世。其父伊玛姆赛义德为他在马斯喀特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之后,又回到鲁斯塔克,因懒于朝政,被他的哥哥苏尔坦夺权。控制了马斯喀特和全国大部分地区。翌年,苏尔坦自封为苏丹,成为赛义德王室的第四任统治者。执政11年中,他积极发展海上贸易,使马斯喀特成了北到伊拉克的巴士拉、东到印度、西到东非海岸的贸易中心,欧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商船也经常往来于此,使阿曼经济获益甚大。1804年,苏尔坦在反击瓦哈比和卡瓦西姆人入侵阿曼后,乘船去巴士拉,谋求奥斯曼帝国帮助加强防务,在回国途中遭到卡瓦西姆人的袭击,头部受重伤而死。
(3)赛义德大帝
苏尔坦执政期间,英国殖民主义势力在西亚地区大大增强,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苏尔坦死后,其子赛义德•本•苏尔坦得到英国的支持,排挤了自己的兄弟萨里姆继承了王位,成为赛义德王族的第五任阿曼苏丹,
赛义德•本•苏尔坦很有宏图大志,决心恢复和超过阿曼历史极盛时期亚里巴王朝的疆域。他酷爱航海,被人称为“航海家赛义德”。执政伊始积极扩充军备,建立了一支空前强大的海军,并亲自在旗舰“SHAH ALAM”号上指挥,东征西伐,向外扩张,先后占领了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波斯湾两岸、伊朗南部、卑路支斯坦和革瓦杜尔、非洲东岸的桑给巴尔、蒙巴萨、马达加斯加诸岛。据美国商人记载,赛义德进入桑给巴尔港时,除旗舰外,还有装配64门火炮的战舰1艘,装配36门火炮的巡洋舰3艘,有14门加农炮的战舰2艘,还有100艘货船可载6000名士兵,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从此,一个“阿曼和东非帝国”屹立在西亚和东非地区,成为赛义德王朝历史上最强盛、版图最大的国家,定桑给巴尔为第二首都,赛义德被称为“阿曼和东非帝国大帝”。
赛义德大帝在大力向外扩张的同时,也致力于发展经济,建设和扩充国家的商业和经济设施。在阿曼地区,把马斯喀特建设成为波斯湾首屈一指的贸易中心,与东西方许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在东非地区,他特别重视开发桑给巴尔,从印度尼西亚引进了许多丁香树,使桑给巴尔后来成为世界着名的丁香之岛;同时,这个岛上的各种种植园也很快发展起来,尤以甘蔗和稻谷较多。因此,桑给巴尔也就成了东非沿海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赛义德大帝在外交上富有开拓精神。积极开展国际交往,亲自接见外国来宾。1840年首次派遣特使艾哈迈德‘本?努阿曼出访美国,第一次同美国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此前后,阿曼还与英国。法国、荷兰和其他一些国家签订了商业协定和友好条约,建立了商务代表处和比较牢固的经济贸易关系。
赛义德大帝与英国王室有特别亲密的关系,专门在印度孟买制造了一艘最大的战舰“利物浦号”送给英国国王威廉四世。该舰装备了74门火炮。英王回赠他一艘豪华的游艇。1830年威廉四世举行加冕典礼,他送了一只灰色的老虎。1838年6月,维多利亚女王加冕时,他又赠送一匹阿拉伯种马。1842年,维多利亚女王回送他一辆豪华的皇家四轮马车和挽具,田阿曼没有宽阔的道路而无法使用,只好转送给了一位高贵的印度朋友,女王又送给他一套镶金的茶具,赛义德则把库利亚和穆利亚群岛赠送给英国女王,作为她永久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