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可谓星光灿烂,如果按照现代人眼中的名气给片中人物进行排名的话,大概是这个样子:李白、杜甫、郭子仪、王维、贺知章、王昌龄、哥舒翰、高适、岑参、李龟年、岐王、玉真公主……
在《长安三万里》中第一男主角却是高适,李白是男二,杜甫是男配角,郭子仪、哥舒翰、王维、贺知章他们都是小配角,王昌龄、岑参等人干脆就是龙套。
不仅是戏份问题,《长安三万里》还在一些历史细节上给高适加了分,比如大破吐蕃七万大军,还有营救李白,为什么会这样?只因高适是有唐诗人“最达者”吗?
当然不是,比起李白和杜甫来,高适其实更值得后世推崇和学习,本文结合电影和历史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一、没能力的杜甫
《长安三万里》中杜甫出场次数不多,第一次亮相时还是一个小孩,他比高适小八岁,比李白小十一岁,高适二十来岁去长安,杜甫当时也就十二岁。
一个小破孩能随便进出岐王宅邸,可见杜甫他们家当时有一定地位的,毕竟他是晋代名将杜预后人,母亲又来自著名的清河大族崔氏,他是正经大户人家的小公子。
青年杜甫出场时虽然落第但依然有一定地位,然后就是和李白一起到梁园访问高适,三个人喝酒作诗,又陪李白去做道士,在那段华美的《将进酒》后杜甫在电影中再未出现。
杜甫有限的出场次数很符合他在唐朝当时的地位,他在诗坛的盛名主要是宋代以后推崇起来的,在盛唐时一方面因为他对比李白等人年龄偏小,另一方面也因为他的人生高开低走,导致名气不响。
请注意一个细节,电影里高适经常翻看一本《河岳英灵集》,这是一部收录二十多位盛唐诗人作品的诗集,里面有王维、李白、高适、岑参等人,连那个常建都有,就是没有年龄比岑参还要大几岁的杜甫。
历史上的杜甫并非没有机会,他的出身比高适和李白都好得多,也曾时来运转当过左拾遗,这个官高适也当过,但高适能力很强官越做越大,杜甫却越做越小,最后实在混不下去了还需要高适和严武去接济帮助他。
所以,如果从作品上看,杜甫不愧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从历史上看,他其实也算是一个能力不足又心比天高的平庸官员,《长安三万里》让杜甫当配角也是尊重历史的表现,要不是他和李白、高适的关系不错且联系不少,可能这部电影里他也是小配角或龙套了。
二、不靠谱的李白
有人说《长安三万里》“尊高贬李”,过度美化高适同时贬低了李白,实际上看过电影你就知道,《长安三万里》其实也美化了李白,比如李白营救郭子仪,那是小说里的故事,并非正史记载。
李白确实很有才华,但他的才华主要还是表现在诗歌作品上,在做官上他连杜甫都不如,他没有杜甫那样的出身,只能到处求官,为了提高社会地位不惜入赘。
一个不擅长当官的人到处求官,换来的只能是到处碰壁,更要命的是,李白在政治上还非常幼稚。
要说机会,李白拿到的机会比高适和杜甫都要好也更早,他能受到皇帝唐玄宗的青睐,可他轻易得罪人很快又被贬,好歹得了一堆金银财宝。可他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选择跟随永王李璘就太让人觉得他“饥不择食”了,连他当时的妻子宗氏都劝他,可一把年纪的李白依然看不清形势加入了一个不靠谱的造反大军。
比起当官来,李白的婚姻也不靠谱,一辈子两次选择入赘,两次和其他女人同居,不挣钱光喝酒,不管老婆孩子,连他自己都自责,但他就是改不了。
所以,李白确实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万古诗篇。但他同时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缺乏从政能力、缺乏生活能力,也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一句话,除了作诗写字耍剑,李白啥也不是。
三、稳健的高适
高适出身也不错,比不过杜甫至少也比李白强,不过高适在二十岁之前确实毫无名气,因此《长安三万里》虚构了高适不会读书甚至还有口吃的毛病,这种虚构对高适的形象没有贬损反而是提升。
当然,高适和李白的交往也没有《长安三万里》那么多,历史上一般估计高适是在四十多岁才在梁园同时见到李白和杜甫,此时虽然三个人在事业上都没有什么建树,但在作诗上都互相知晓对方,李白当时已经是名人,杜甫则是李白的迷弟,高适在诗坛也颇有名气。
因此,《长安三万里》剧组虚构了高适和李白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多次交往,李白去黄鹤楼看崔颢的诗应该是和杜甫一起去的,也都改成了高适。
至于李白和高适营救郭子仪,则是在小说基础上又增加了高适。
虽然《长安三万里》给高适加了很多戏份,也美化了不少,但高适的总体形象还是符合历史记载的,那就是稳健且有能力。
首先,高适不像李白杜甫那样有钱就到处旅游到处花,他和李白一样也曾到处干谒求官,也曾像杜甫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不幸落第,也曾到四十多岁还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但高适一直在厚积薄发,每当人生碰壁他都回到梁园继续潜心苦读,虽然在江湖上也有名气,但他并不经常利用这种名气去投机。
其次,高适很有能力,他四十九岁投奔哥舒翰,五十二岁官拜左拾遗,五十三岁跟随唐玄宗入蜀,论起来,他的机会比李白杜甫要晚,但他即使人在玄宗身边依然能够得到唐肃宗的信任,还是因为他的稳健和不俗能力。
高适人生最大的功绩是平定永王李璘之乱和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有点儿不幸的是,他在永王李璘那里俘虏了曾经的好朋友李白。
《长安三万里》用程元振的嘴说出高适营救李白的秘密,这个美化其实有些过了,以程元振的秉性,他要是知道高适秘密营救李白,那高适就危险了。
高适之所以不救李白甚至铁面无情,完全是一种稳健的自保,在安史之乱和唐玄宗唐肃宗那个时代,一旦失去信任,高适的前途也就完了。杜甫就是因为拎不清形势得罪了唐肃宗被贬,失去了一切机会。
事实上,高适并没有因为杜甫得罪过唐肃宗就不和他来往,相反他当彭州刺史时还曾特意到草堂看望杜甫,还送去了杜甫家最缺的食物。
高适不救李白还是因为李白的罪过太大也太敏感,当然,这何尝不是李白自己作死。
高适以接近半百的岁数从一个机要秘书做起,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为国家立下大功,个人也被封为县侯,成为唐代诗人最达者,这和他的卓越能力、清醒头脑以及稳健的作风是分不开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同样是怀才不遇,李白的态度是一边到处求官一边说“老子不在乎”,杜甫的态度是一边到处求官一边说“你们把天下搞坏了,老子很心痛”。
高适则不然,他写《别董大》时四十多岁,在古代已经算老夫了,但他对董庭兰说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用豪迈的语言抒发心中的愤懑,不仅是对友人更是对自己的激励,比起李白杜甫来,这样一位对生活、对事业、对人生充满积极向上精神的高适,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