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百科

两税法是什么朝代? 史上最会搞钱的朝代,钱都去哪儿了?

457人浏览   2024-05-23 16:21:28

在开篇的音频小剧场里,北宋国库居然充盈到不敢让皇帝知道具体数目,那是得多有钱啊?但确实,大家都知道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那么,它的钱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税收定得好,财源少不了


北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会搞钱的朝代,而它的生财之道也十分简单,就四个字:开源节流。


经济繁荣的宋都市。

来源/纪录片《中国》截图


先说这个开源。咱都知道,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税收。


不过古代跟咱们现在还不太一样,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没有那么多的金属货币,缴税主要还是以“实物税”为主,就是实实在在的用物品交税,比如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和自家媳妇织出来的布等等。


政府每年会规定:每人每户要交多少粮食多少布帛,但是粮食收成这种事很难说,遇上个天灾人祸颗粒无收也是常有的,这时候就收不上来税,所以古代社会的统治者们,总是在不断调整和改善税收制度。


宋朝实施的是“两税法”,也就是一年交两次税,夏天一次,秋天一次,故而得名。


不过,“两税法”并不是宋朝首创的,早在唐朝中后期就开始实施了。


而在“两税法”之前,唐朝用的是“租庸调制”。为了您更好地理解“两税法”的优越之处,咱们还得先说一下唐朝的这个“租庸调制”。


这“租”“庸”“调”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实物税。“租”是指粮食,“调”是指布帛,而“庸”则是指劳役,也就是说男子到了一定年纪要开始帮国家无偿干活儿,比如修个长城之类的。



但是有的时候服役的这人年纪大了他干不动,或者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去服役,哎,这时候就可以通过上交一定数量的布帛来替代,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您可能会问了:这个粮食和布帛上交的数量是怎么判定的呢?主要是根据人口数量来算的。这里再给大家提一嘴,唐代“租庸调制”实施的大前提,是“均田制”的土地制度。


所谓“均田”,就是平均分配土地,保证每个男丁每一户所拥有的田地数量差不多。如此一来,只需要按照人口缴税就行。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制度,只要人在,就不怕收不上来税。唐前期靠着“租庸调制”搞到不少钱,大唐盛世一派繁荣景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制度的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


因为“租庸调制”是以人口为基准收税的,但是大唐又不是年年都搞人口普查,流动人口和死亡人口得不到及时统计,再加上当时土地兼并的情况,导致后来已经做不到“均田”这个大前提了,收税变得越发困难,再加上安史之乱爆发,老百姓是死的死、逃的逃,使原本就不顺利的收税环境雪上加霜。老百姓的田地不是卖了就是趁乱被占了,土地所有权根本说不清楚。


这时候,人头税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有的家人多地少,明明自己已经揭不开锅了,还要缴纳沉重的赋税,而有的家虽然人不多,但是侵占了大量无主田地,那粮食多得谷仓都放不下了,却只需要缴纳很少的赋税。这长此以往下去,社会不就乱套了吗?


因地制宜来搞钱,赚翻了!


连年的战乱和土地兼并,导致政府收税越发地艰难。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唐朝中后期,新的税收制度“两税法”应运而生。


那么,相比“租庸调制”,“两税法”又有着哪些优越之处呢?


“两税法”和“租庸调制”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按人头收税了,而是以不动产为基准。


人能跑,房屋和田产它总跑不了吧?不管你家有几口人,只要有地,就得给我缴税!这样一来,富人多交,穷人少交,既增加了税收,又减少了贫富差距,一举两得。


另外,为了方便收税和统计,政府要求老百姓缴纳实物的同时,也缴纳一部分“货币税”,于是就演变成夏天交粮食,秋天交铜钱的情况。


您可能会问了:既然北宋和唐朝中后期实施的是同一个税收制度,为什么唐朝的财政状况远不如宋朝呢?


主要还是因为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严重,武将拥兵自重,遍地都是土皇帝,钱是收上来了,但是地方藩镇的税收,大部分的都进了各地节度使的腰包,能运到中央的是少之又少。


北宋就不一样了。考虑到唐朝灭亡的原因,宋太祖赵匡胤一上来,就实行“三步走”战略,疯狂打压地方势力。



第一步,以文制武,直接任命文官为地方长官,同时设立通判,让二者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打压武将势力;


第二步,招兵,把地方上那些身强体壮能打仗的小伙子,都编进中央禁军,这样一来,地方上就剩下些老弱残兵,想折腾也折腾不起来了。中央收回了权力,钱自然到手;


当然还有最后一步,那就是设置专门负责运钱的“转运使”,将地方税收一个子儿不落地都送到中央,一下就解决了唐朝后期地方权势过大的问题。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


为了能收到更多的税,赵匡胤还大力开垦荒地,同时兴建水利工程设施。几年下来,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翻翻儿,人口急速增长,据统计,到北宋末年的时候,人口甚至达到了一个亿!


这数据,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相当炸裂的!人多田多,地主家的余粮那可都要溢出来啦!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农业税收是基础,但其实真正让北宋富裕起来的,还是工商业的税收。


众所周知,北宋的商业极其发达,在历朝历代都很少见。因为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是基本国策,几千年不动摇。


士农工商之中,商人地位最低,放在别的朝代,商人的子女别说做官了,去学堂读书都要遭到歧视,参加科考更是不行,这辈子基本就告别考公了。


而宋朝的商业大环境却宽松很多。没办法,国家需要商人缴税,商税高,来钱快!于是乎在宋朝,商人的子女不仅可以读书了,还能参加科考,入朝为官,有的学者甚至开始提出“士农工商,四民皆本”的主张。


对于百姓弃农从商,或者半耕半商的行为,统治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而言之,北宋政府就一个原则:不管你是务农还是经商,只要能给我搞钱就行!


为了给商业创造更好的环境,鼓励大家消费,北宋把一直以来设立的坊市界限也给打破了,商业区和住宅区混在一起,酒楼挨着客舍,客舍挨着茶馆,茶馆旁边都是小摊小贩,这就有了清明上河图那一派繁华的景象,夜生活也不禁止了,天黑了还在大街上喝酒聊天的大有人在,经济搞活了,钱自然来。


《清明上河图》(局部)


除此之外,北宋还大力开展海外贸易,拉动出口,沿海经济蓬勃发展,闻名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辛辛苦苦攒的钱...花哪了?


所谓开源节流,北宋不仅“搞钱”是一把好手,“攒钱”的本事也是相当出色的,那么,为了把钱留住,宋朝统治者都做过哪些事情呢?


攒钱第一要务,就是会省钱。


相比家里富丽堂皇、珠光宝气的李唐王朝,老赵家的宋朝可谓是出了名的节俭,“勤俭持家”是他们的祖宗之法。您看各个朝代的古装剧,就数宋朝皇帝的朝服样式最朴素,一身红炮,样式跟大臣穿的差不多,那袍子上连个绣花都没有。


老祖宗赵匡胤更是带头儿节俭度日,您看网上赵匡胤的画像,就是一身白色素袍,十分简单,知道的这是皇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家的寒酸书生呢!



赵匡胤堂堂开国皇帝,一年四季就那么几件衣服,破了旧了缝缝补补又三年。最夸张的是,就连祭祀用的金银器皿,他都给换成了陶瓷的,祭祀用的美酒,他给换成了井水。


让人不禁感叹,不愧是靠造反出身的皇帝,只信自己不信天,那抠搜儿劲儿真是一点都不怕得罪老天爷。


当然,除了省钱之外,老赵家人还特别会存钱。这不,大宋建国之初,赵匡胤就设置了一个叫“封桩库”的东西,就类似于存钱罐。平日里扣扣嗖嗖、省吃俭用回来的钱,都存在里边。干啥用呢?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匡胤做好了两手准备,前边咱们说了,他把地方上的精兵强将都编到禁军里,然后苦练禁军,打算等有朝一日时机成熟,就带着禁军去把燕云十六州抢回来。


当然,万一实在是打不过,就拿封桩库里存下的钱往回赎,毕竟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万一钱也不好使的话,就拿这笔钱打赏禁军,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那军队士气肯定唰唰涨,光复大业何愁不成!


在赵匡胤的努力下,北宋的财富积攒到了一定的高度,等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后,看着哥哥留下的充盈的国库,再看看手下这帮精兵强将,于是一拍大腿:是时候让周边的这些政权知道知道我大宋的厉害了!


于是,宋太宗先是向南收复吴越,之后又亲征北汉,宋军势如破竹,短短几年间,就完成了中原的统一。


接连的胜利让赵光义一下就膨胀了,他把心思动到了丢失已久的燕云十六州上。


太平兴国四年,宋军北上,直取幽州,宋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事就此打响,这仗一打起来,花钱可就跟流水一样了。


自宋太宗开始,整个北宋期间对外战争不断,跟辽国打,跟西夏打,跟安南打,大笔的军备物资和人员损耗,金山银山也禁不住这么花啊!


不过最可怕的不是花钱,而是花了钱还看不到成果,有的时候还得赔钱给别人。


辽代墓葬壁画,描绘了

宋朝使者到辽国缴纳岁币的场景


不过,也得亏北宋有钱,打不过没关系,赔钱了事,那意思就是:“好爸爸,别打了,给你十万,就当作无事发生。”


王朝积蓄为何突然空了?


连年的征战给北宋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然而与此同时,北宋内部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在吞噬着帝国的财富,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高中历史讲过,宋朝最大的问题,来自“三冗”,就是官员过多,士兵过多,然后皇室开销过大。究其原因,还是老赵家人喜欢用钱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举个例子,宋朝优待士大夫,文官地位极高,一些旧贵族子弟更是得罪不起,就算工作上犯了什么错误,也只是轻微惩罚,不会被轻易开除,但是科考每年都有新人进来,官职就这么多,怎么办呢?


为了两头不得罪,只能设置新的官职。


这样一来,同一份工作好几个人做,分工不明确,工作难开展,还每个人都得发工资,整套制度实施下来,是又低效又费钱。


北宋军队数量极度膨胀,军费开支激增


不过,虽然费钱,但是心安哪。因为这种机构重叠的制度,可以有效分权,防止造反。


举个例子,北宋分管军事的部门就好几个,有的负责训练,有的负责指挥,您要是想造老赵家的反,光调兵就得跑好几个部门盖章签字,这一套流程下来,造反的企图早就败露了。


所以您看宋朝无论是文官还是太监,就算职位再高,也很难真正做到大权独揽,靠的就是这种纷繁复杂的分权制度。


没办法,谁让老赵人家疑心重啊!自己的江山是抢来的,就觉得自己有一天也会被人赶下台,只能花钱保平安。


比如平时多给官员一些打赏,那意思就是:“大家都踏实给我打工,共同富贵,可别想歪的斜的。”


再比如把地痞流氓、无业游民这些社会不稳定因素都招到军队里,那意思是:“包吃包住待遇好,安心住下,千万别给我搞事。”


总之是靠花钱把能团结的势力都团结都一起,但是多雇一个人就要多发一个人的工资,那财政开支能不巨大吗?


号称“清平盛世”的宋仁宗时期,冗官数量激增


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眼见北宋国库空虚,变法改革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就在此危急存亡之际,咱们高中历史书上提到过的理财大师王安石登场了——


王安石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由于时间关系,咱们就不多赘述具体内容了。总之在王安石的一通操作下,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一年六千万的铜钱收入国库,要知道就连宋太宗干得最好的时候,一年也才只有一千六百万的收入。


北宋财政的续命与断命


王安石变法收效显著,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然而它只能救一时之急,却无法挽回北宋的财政困境,这又是为什么呢?



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增加财政收入,但北宋财政最大的问题,不是搞不到钱,而是花钱太快!


特别是“三冗”问题,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吞噬着北宋本就不富裕的财政收入。


这就好比您非常努力地存钱,结果存到最后发现,存钱罐底下是漏的!这不是白忙活嘛!


而且最关键的是:“三冗”是统治者为了化解矛盾故意搞出来的,除非老赵家人自己愿意改变,否则此题无解。


再之后,因为王安石变法得罪了太多势力,导致给他撑腰的宋神宗一死,变法成果尽数被废,多年努力,毁于一旦。



到北宋末年的时候,帝国财政已经岌岌可危,就在这时,北宋第一猪领导上位了:他就是宋徽宗赵佶。


说来也倒霉,小佶同学本来逍遥王爷当得好好的,每天画画、踢球、遛鸟、逗姑娘,小日子不知道过得多滋润,结果没成想,老哥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最可气的是,老哥还没有儿子。逼得赵佶这个做弟弟的不得不接下皇帝这个重担。


这身份一转换不要紧,以前很多很平常的事情,都不太能做了。写字画画吧,大臣们说你不务正业,踢个球吧,说你有失体统,逛个青楼找花魁聊聊天,说你昏庸荒唐。宋徽宗这个心理落差,用咱们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家人们,谁懂啊!”


宋徽宗身边的佞臣看出老板想摆烂的心思,于是投其所好,对内撺掇徽宗挥霍享受,对外大举用兵,妄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导致财政亏空、百姓困苦,最后各地农民起义爆发,一看局面控制不住了,赵佶立马退位,把皇位这个烂摊子丢给了儿子。


靖康二年,东京城破,金人杀进皇宫,用刀抵着赵佶的脖子,恶狠狠地说:你们打输了,快给钱!赵佶摸着比脸还干净的兜儿对金人摆摆手:不好意思啊,钱让我花完了。金人一听没钱,火儿更大了,一把拎起宋徽宗的领子,骂道:既然没钱,那人跟我走吧!


于是乎,宋徽宗和他儿子宋钦宗被金人掳走,史称“靖康之耻”。


就这样,靠割地赔款苟活了一百六十多年的北宋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至于宋徽宗到了地底下,会不会被他老祖宗赵匡胤追着抽大耳刮子,咱们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