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百科

粉丝一词的由来?是如何由外来语走入中国人的日常口语的

108人浏览   2024-01-01 08:06:27


“粉丝”文化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现象级存在

语言发展的一大渠道就是“外来语”,英语作为用度最广的国际语言,给世界各国贡献了最多的外来语。如今汉语中的“啤酒”、“咖啡”、“沙发”、“扑克”、“巧克力”、“俱乐部”、“马赛克”、“脱口秀”等等耳熟能详的词汇,都是汉语从英语借来的“外来语”。“外来语”现象是种族文化相融的必然结果,它在丰富了语言表现力的同时,沟通了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和情感,是世界文化发展进步的见证。

而网络文化的大行其道,也相应地带火了“网络语言”,它以惊人的传播速度和无所不在的应用广度,让这个广袤的世界到处“起火”,一会儿“他”火了,一会儿“她”火了,明天不知道又是哪个“它”火了。好在这样的“火”不用你去救,也没法救。

如果要评选十大最成功的的网络词汇,“粉丝”一词一定会有很高的当选几率。它有几个特点:一是出道很早,在2003年就首次在媒体上出现,并走红于网络,之后迅速被社会大众和官媒所接受。二是它有很深的渊源,它的词根“fan”是英语在600年前从拉丁语中“借”来的,到现在都没有“还”,在拉丁语中的本意就是“狂热的拥戴者”的意思。三是它是英语发音的汉语谐音,而粉丝又是中国人日常食材之一,一旦给它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含义”,俏皮又形象,很容易被公众所接受,进而迅速进入大众传媒,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固化。

实际上,在40多年前随改革开放一起出现的英语热中,中国人被告知:fans的本意是“扇子”,是英国人去看球赛时的标配,一来二去的,fans就延申成为了“球迷”和“爱好者”的代名词。这就与现下网络语言中的“粉丝”的意思差不多了。

刘嘉玲与梁朝伟:东山日出西山雨

如果要探究“粉丝”作为网络词汇的源头,基本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粉丝”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6月11日的《南方早报》上,有人自称是梁朝伟和刘嘉玲的“粉丝”,咸吃萝卜淡操心地为他们二人“只开花不结果”的爱情而着急上火。第二种说法是,2003年8月,台湾学者林资敏的新书《抓住怪怪粉丝——视觉行销策略》在大陆出版了,其中的“粉丝”一词作为网络新词而迅速走红,并由此派生出了“铁粉儿”、“黑粉儿”、“圈粉儿”、“掉粉儿”等衍生词。

以上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从2004年开始,被赋予了时代新意的“粉丝”一词,在华夏大地迅速走红,是不争的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