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对1992年,2001年,2010,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册的对比,来看一下30年来世界的变化。
我们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极洲分国家和地区逐一对比。
第一篇:亚洲—孟加拉国
【国 名】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
【面 积】 147570平方公里。
【人 口】 约1.6亿。孟加拉族占98%,另有20多个少数民族。孟加拉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伊斯兰教为国教,穆斯林占总人口的88%。
【首 都】 达卡(Dhaka),人口1600多万。
【重要节日】 独立日和国庆日:3月26日;国民革命和团结日:11月7日;胜利日:12月16日;烈士日:2月21日;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宰牲节):据回历推算,每年有变化。
【地理】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东南与缅甸接壤,南临孟加拉湾。海岸线长550公里。全境85%的地区为平原,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全年分为冬季(11月至翌年2月),夏季(3-6月)和雨季(7-10月)。年平均气温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最低温度为4℃,夏季最高温度达45℃,雨季平均温度30℃。
【历史】孟加拉族是南亚次大陆古老民族之一。孟加拉地区曾数次建立过独立国家,版图一度包括现印度西孟加拉、比哈尔等邦。16世纪时孟已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昌盛的地区。18世纪中叶成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19世纪后半叶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划归巴基斯坦(称东巴)。1971年3月东巴宣布独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达卡、吉大港、库尔纳、拉吉沙希、巴里萨尔、锡莱特和郎故尔7个行政区,下设64个县,472个分县,4490个乡,约6万个村。
1990年孟加拉国人口10317万,人均GDP为306美元。
行政区划调整:
1993年: 巴里萨尔专区脱离库尔纳专区。
1998年: 锡尔赫特专区脱离吉大港专区。
2000年孟加拉国人口12766万,人均GDP为418美元。
行政区划调整:
2010.1.25,设立朗布尔专区,分拉杰沙希专区。
2010年孟加拉国人口14758万,人均GDP为781美元。
行政区划调整:
2015.9.15,决定设立迈门辛专区,分达卡专区4个县设。该专区原计划包括6个县,但吉绍尔甘杰县和坦盖尔县因反对加入而作罢。
2020年孟加拉国人口16469万,人均GDP为1968美元。
经济发展情况:
孟加拉国70年代末,实行去国有化,在积极的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该国于1982年、1986年、贸易自由化阶段(1991年至今)出台实施的三版产业发展政策都是以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市场竞争经济理念制定的。在这一系列政策背景下,国有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缩小,只存在于有限的领域之内。
孟加拉国于1999年、2005年和2010年制定的产业政策中包含了促进国内和国际私营部门参与市场活动的方案,国有企业私有化仍然是系列政策的一大重点。
此外,政策还强调通过加强工业出口导向、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有效利用资源来促进产业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2016年的产业政策有许多具体目标,其中包括在2021年前将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至35%,并雇佣全国25%的劳动力。
20世纪90年代后,孟加拉国的产业政策中提出了一套提高工业生产力的方案,以政策下行和加大外国投资为抓手推动企业数量的增长。
作为回报,这些企业将获得政府提供的特殊待遇,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中小企业和家庭手工业成为政策受益者。
作为早期政策的延续,2016年产业政策的另一个目标是加强建设进口替代产业以满足当地需求,促进出口导向型产业发展。
孟加拉国积极推进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互补。
如果没有有效的贸易政策配合,产业化就无法成功开展。自1985年以来,孟加拉国的贸易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行了包括贸易、汇率、货币和财政政策优待在内的多项增补。促进出口的措施旨在提升出口市场多样化、提高出口质量、促进高附加值出口并发展国内后向联系产业,这些改革有益于包括成衣产业在内的许多部门,并向出口商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财政优待,包括允许出口商不受限制地获得免税进口投入、便捷获得信贷和信贷补贴、所得税退税和对进口大型机械征收优惠关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降低了名义关税率、进口加权平均关税率、隐性名义关税率和有效保护率,进口数量限制等非关税壁垒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取缔。在此期间,进口渗透率和出口导向率均大幅上升。21世纪的产业化需要面对新的现实就其在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收入和创造就业机会中所占的份额而言,孟加拉国的产业化已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产业化面临着迈入下一步发展进程的挑战,即向高附加值的成衣产业或非成衣制造的生产转变。为了实现这一转变,决策者必须采取许多新的措施。
首先,孟加拉国需要制定第二代产业政策以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产业政策应与金融、贸易、投资等相关政策相协调。孟加拉国将于2026年前摆脱最不发达国家行列,因此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孟加拉国需要重新审视、修改国内产业政策,使之更具战略性并适应全球政策制度。
其次,孟加拉国需要使增加其制成品种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需求,这需要在更现代化的部门进行大量投资。然而,尽管近年来有利于投资的政策已经到位,国内外的私人投资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可见政策本身不足以吸引投资,整体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对于孟加拉国而言,吸引投资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消除供给方的制约因素,降低经商的成本,这意味着国内基础设施的不足和经商过程中的繁复流程与腐败现象急需得到改善。为了弥补基础设施的不足,政府在电力和能源部门做出了许多改善,并已开展几个包括帕德玛大桥在内的大型建设项目,这座多功能大桥建成后将有望在多方面提高孟加拉国经济的效率。
第三,孟加拉国迫切需要产业实操方面的人才。尽管孟加拉国有大量的青年人口,产业方面的合格人才仍十分短缺,私营公司不得不从邻国补充人力资源,这导致本国内出现大量失业青年。现代产业化取决于人力资源的质量,大量的熟练人才可以吸引投资,因此孟加拉国政府和私营部门急需加大对教育和能力发展方面的投入。
由于技术接口的不断增加,孟加拉国的整个产销环境正经历着动态的变化,此外,新冠疫情也对国内的供应链产生了持续影响。这些影响扰乱了劳动力市场,许多行业中的劳动力需求正在减少。
要应对上述变化,政府要对劳动力人口进行技能再培训或升级,使其适应并受益于大规模的产业化,同时还可以通过投资小规模产业,为自主创业提供财政、技术和其他相关支持。这些措施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最终有助于消除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