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马车为什么都是四轮,主要用途是什么?
我们首先看看,欧洲的马车是做什么的?
其实欧洲的马车,跟我国的马车使用场景不一样。欧洲的马车体现的是身份,所以民间使用已经是后期了。
并且欧洲马车主要人员乘坐,相当于如今的私家车,而我国古代近代的马车,主要是当做货车在使用。
两轮马车跟四轮马车乘坐体验是不一样的。
如果道路不平坦,两轮马车很容易就将路面颠簸,传到乘坐的人员了,也就是乘坐体验不好,而四轮马车却可以通过机械组件,让做马车更舒服一点。
欧洲马车模型
上图是一个欧洲马车的模型图。
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前轮小一点,后轮会大一点,前面有赶车的人的座位。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其实欧洲马车的车轮,开始也是前后轮一样大,后来发现这样转弯太难了,后来就把前轮做小了,这样转向就方便了。否则,转向很难,而且转弯半径很大。
为了转向灵活,有的马车会把前轮做得更小。现在我们去欧洲,还有很多观光马车。
欧洲观光马车
我们总听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说法。其实这个是有出处的。
罗马的道路一共修了372条,有85000公里长,除了几个岛,欧洲几乎都连通了。
13世纪的时候,法国曾经造过梦。为什么说是造梦呢?因为他们想要推广规范道路,把道路分成不同等级。
王室大道,宽19.2米,笔直修建。
大路,宽9.6米,可以运货通行,通行要交钱,拉车的马要喂食,可以直接停车喂马。也就是说不用去“服务区”,直接在大路上就可以“加油”。
中路,宽4.8米,有行人的道,马车道可以并行,要喂马了可以降速喂马,但是不允许停车。
马车道,宽2.4米,从这个宽度,可以看到,这个路要是对向来车,会车很麻烦,所以这种路上不许停车,要喂马了,要把车赶到路外去。
还有一种路是小路,宽1.2米。不能走两轮马车。
不过法国规划是规划了,实行是没做到的。
正是因为欧洲对道路建设做得比较好,并且主要是人员乘坐,所以以四轮马车为主。
欧洲两轮马车
中国马车为什么都是两轮,主要用途是什么?
为什么我国的马车,几乎都是两轮的呢?其实并不是我国不用四轮马车,而是它的使用场景有限。
两轮马车一般不会做得很大,要是运特大件,或者很重的重物,两轮是不行的,因为很容易就成跷跷板了。这个时候就得上四轮车了。不过这样的场景有限,即便是用大青石板修官道,也主要是是用圆木运输,而不是用马车。
欧洲的四轮车,一般轮子比较窄,不像我们国家的两轮车,车轮很宽,因为我们古代,很多道路路况不好,要是负重,车轮还不宽 ,就很容易陷车了。
因为为了节约运输时间,马车运输的时候,并不都是走官道。
很多人见惯了我们的高速公路,或者电视剧看多了,对古代官道可能想得过于美好,我们看看图。
古官道
这就是差不多比较好的官道了。
还有一些如下图。
古代官道
我们放大了看看。
古代官道
很多官道,其实只是说下雨天,不那么泥泞,有各种休息补给的站点。
那普通道路的路况,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的马车一般把车轮修得很大,这样能保证通过性。要不然遇到一点点沟沟坎坎,雨天泥泞,就很难通行了。
很多民间的路,都是因为走得多了,才有了路,所以路况并不好,比如下图这个路,如果马车太宽,或者四轮马车,怎么调头呢?两轮马车几乎可以原地调头,而四轮马车需要很大的转弯半径。
山间道路
所以在现实前面,还是两轮马车更加适应当时的需求。
我们来看看我们近代的马车,下图是晚清的马车,可以看到轮子的直径,几乎就是车身的高度。
甘肃车夫
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张图,因为马车是两轮车,所以喂马的时候,车是用木头支撑起来的,显然四轮车就不需要了。
所以,在不同的国情下,欧洲选择了四轮马车,而中国几千年,一直用的两轮马车更多。
很多人说,中国没有发明车轮转向系统,所以才不用四轮马车。
其实这个理由很可笑。
比较古代打仗的时候,那些战车,要快速转向,前进后退,显然二轮车更方便。多匹马用的车辕、磨盘、耕种农具,涉及转向的组件多得很。
古代中国的四轮马车,用于负重,并且一般不是用马,而是用牛,明代以后开始用骡子。因为马车是求速度,而不是载重。
古画的四轮马车
还有一点就是,随时可以用两辆两轮马车拼接成四轮马车,进行负重。
但是解决两辆车拼接的时候,很多人用下图说明,其实这是错误的。
我们仔细看,这并不是两辆两轮车拼接成四轮车,只是前面的车挡住了后面车的马匹而已。这么明显的错误,看看我用红圈标识出来的马匹,那就是后面马车的马匹。
而很多自媒体人,这么简单的错误不做甄别,就大肆抄袭,让人笑话。
很多人说,中国没有解决转向系统、避震系统、轴承的问题,所以才用不上四轮马车。这就是鼓吹跪舔了。
自媒体的描述
螺丝螺栓螺母,在卯榫的基础上发明的。现在去定制家具,看看是用卯榫结构,还是用螺钉?
再说弹簧,现在世界范围,对弹簧的介绍,都说严格意义上,弹簧是胡克发明的,为什么要加“严格意义”呢,因为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技术。比如我国2000多年前就有了,叫“伏兔”。
都不用过多解释,单单是“伏兔”两个字,就能理解它的意思了。
很多年以后,欧洲的马车,还是在用藤条皮条编制,利用这些物件的弹性,在解决减震的问题呢。
战国时期,我们就解决了轴承问题,有很多出土文物。
至于风车,就不想说了,荷兰有荷兰的风车,我们有我们的风车。长相都不一样。
农用风车
所以,跪舔也要舔的适度,需要做一下考证。
在我国,两轮马车一直使用到上世纪70年代。几千年智慧的民族,要是四轮马车更适用我国,怎么可能放着四轮马车不用,而长期大量使用两轮马车呢?更何况,马车就是中国发明的。
中国两轮马车
我国一直以来,制约马车发展的因素,还有一个就是马匹的问题。马匹一直是中原的问题,都是先供给国家使用。
四轮马车,六轮马车需要大量的马匹,这样无论是喂养、维护都成问题,成本成倍的提升。我国古代,一度出现了20轮马车,不过也就是大量载重和游乐使用,象征身份。
到了宋代,民间不能养马了,这一下就拖慢了马车技术的发展。
再后来,对管道的使用,要求更多,比如年轻人避让老人,女人避让男人,百姓避官,不说把路面损坏,就是一草一木都不能损坏,坏了要赔。有些地方还得收费。
那么载重的货车,那还能轻易走官道吗?只好去走没什么束缚的普通道路了,要走普通道路,还是两轮马车更加适应。
普通道路
所以,经过长期的发展,欧洲选择了四轮马车,而中国则选择了更为实用的二轮马车。
而如今,马车早就已经是观光、摄影的道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