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周岁怎么算的? 天增岁月人增寿——从“元日试笔”谈古人年龄计算方式

379人浏览   2024-03-28 22:52:48

又快到了辞旧迎新的时间,将看似简单的数字赋予深远的寓意,是人类的共通性。新的一年,新的一天,自然需要一定的仪式感。作为时间节点的岁首之日,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与称呼,也有着多姿多彩的习俗与仪式。


上古时期到先秦,人们以立春为岁首。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新朝代的建立往往伴随着新历法的颁布。在“改正朔”的要求下,岁首由皇权确立:夏朝使用夏历,岁首在孟春,即春季第一个月;商朝岁首在冬季十二月;周朝岁首在冬季十一月;秦朝建立后,使用秦历,以十月为岁首,汉代初期沿用秦历,仍以十月为岁首。直到汉武帝时,再度更改历法,重新定岁首于正月。

从此,我们辞旧迎新的时间便从正月开始,而正月初一这一天,也开始有了不同的称呼:先秦时称“元日”“上日”“改岁”,两汉时称“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六朝时称“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唐以后开始出现“元旦”的称谓。

元日帖 米芾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元,始也”,认为“元”表示“开始”的意思,“旦”的本义是指初升的太阳,而“元旦”就是一年中第一天升起的太阳,也指第一天,也就是“岁首”的涵义。

人们有很多习俗来纪念或庆祝新年第一天。而“元日试笔”就是在读书人中流行的有趣的习俗。

作家邓云乡在《燕京乡土记》中提到了这种特殊的节日习俗。元旦(指大年初一)这一天,老一辈的读书人要讨个吉庆,用红纸写个小条儿,贴在书桌前面,大多是四字的吉庆话,如“元日开笔,笔端清妍。文思泉涌,吉庆绵绵”。写时一定要用恭楷,叫“元日开笔”或“元日试笔”。

元日试笔是读书人新年第一次书写行为,内容多为吉祥话语,表达的是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祈祷,有时也包含有追忆往昔的感受:

天坛庭燎烛层空,映我掌中椒酒红。

故旧离群霜木后,光阴献岁坂轮中。

丹阳谁忆鲁元酒,浊世尚容张长公。

须鬓明朝年五十,长松白雪领春风。

——(元)张雨《壬申元日试笔二日立春》

元代文人张雨的这首元日试笔诗,描绘了新年气象,也追寻了旧日时光。如果再深入解读一下,除了辞旧迎新的意义外,还能发现两个关于年龄的信号:一是古人年龄的计算方式与现在有区别;二是古人认定年龄增长一岁的时间节点可能是元旦(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据记载,张雨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上首元日试笔诗作于壬申年,即公元1332年,如果从实际年龄的角度出发,这一年张雨应该是四十九岁。但是众所周知,我们计算年龄时有“周岁”和“虚岁”的说法,“周岁”是国际通用的年龄计算方式,而“虚岁”是我国传统的年龄计算的主要(或说唯一)方式。一般认为,周岁从零算起,计算的是出生后已经度过的时间长度,逢生日长一岁;虚岁从一算起,计算的是出生后正在经历的年份次序,逢新年长一岁。壬申年,张雨自称五十岁,正是按照传统年龄的计算方式来算的,是他的虚岁。

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虽然不存在周岁计年的方式,但有官方年龄与民间年龄的区别,两者也有计算方法上的区别,那就是增长的时间节点不同。

最迟从汉武帝时开始,民间形成了以岁首元日为节点的计算年龄增长方式。但是,官方则因户籍制度的设计,以官府造籍的标准时间为年龄的增长节点:秦汉时期造籍时间在八月,官方年龄的增长节点也在八月;唐代将造籍时间调整到正月,官方年龄的增长节点也调整到了正月。由此,官方年龄与民间年龄也实现了统一。虽然年龄计算方法一致了,但是在清宣统三年(1911年)颁布《户籍法》之前,我国历代官府户籍和档案只记人们的出生年或年龄,不记月、日等具体时间。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我们看不到过生日的记载。南北朝后期,民间已经出现了庆祝生日的说法。《颜氏家训》中写道:“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自兹已后,二亲若在,每至此日,尝有酒食之事耳。”

唐太宗对自己的生日很重视,把这一天定为降诞节。唐玄宗更是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还放假三天,举国欢庆。帝王对生日的重视,引得人们竞相效仿。但大多数人只是将生日作为个人的节日进行庆祝,并没有把生日作为增长一岁的时间节点来看待。因此,人们对于增岁的感知与感慨,仍然主要集中在辞旧迎新的“元日”这天的活动上。

唐代,文人们常常会在元日的诗作里抒发对于生命又长一岁的喟叹,比如孟浩然《田家元日》诗曰“我年已强仕(强仕:四十岁的代称),无禄尚忧农”,韦应物《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诗曰“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刘禹锡《元日感怀》诗曰“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等。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出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他在《七年元日对酒诗》中写道,“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意思是,元日到了,人们都在为添岁担忧,而我自己很开心又迎来了一个春天。我的年龄已经到了“第七秩”,算是屈指可数的人了。“秩”是古代计算年龄的另一个单位,十年为一秩,第一秩为一到十,诗中所说的第七秩是第七个十年,也就是六十一到七十。南宋文学家洪迈曾在《荣斋随笔》里提到这首诗,并说:“(白公)是时年六十二”,而根据白居易其他诗作可以推断,这首元日诗写于唐大和七年(833年)的元日。也就是说,洪迈所认定的白居易的年龄也是虚岁。

明代,文人元日试笔的风俗仍然流行,其中对于增岁的记述就更加丰富了。明中期诗人王越在其诗作《元日试笔》中直接说道:“人比去年添一岁,节从今日到三阳”。明“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在其诗作《甲申元日试笔柬友》中也提到:“人生五十惊衰丑,五十从今又数三。”李梦阳出生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在甲申年(1524年)诗里说,从元日这一天开始,自己已经到五十三了,用的也是虚岁。

在写元日试笔诗的文人里,颇为有趣的是被列为“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生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在王世贞的《弇州四部稿》《弇州续稿》里收有若干首元日试笔诗,计算年龄是比较常见的表达:

《乙丑元日试笔》诗曰“四十强年(强年同强仕,即四十岁的代称)耻自论,已将萧鬓傲王春”,这一年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王世贞周岁三十九,虚岁四十;

《甲申元日试笔》诗曰“五十八年犹未是,于今化日始从容”,这一年是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世贞周岁五十八,虚岁五十九;

《乙酉元日试笔》诗曰“孤眠一千八百日,尚作六尺寻常身”,这一年是万历十三年(1585年),王世贞周岁五十九,虚岁六十;

《丙戌元日试笔》诗曰“条风吹腊媚初辰,六十俄惊又一春”,这一年是万历十四年(1586年),王世贞周岁六十,虚岁六十一;

《戊子元日试笔》诗曰“严城爆竹鼓紞紞,屈指新晨六十三”,这一年是万历十六年(1588年),王世贞周岁六十二,虚岁六十三。

由此可见,几乎每逢元日,王世贞都要感慨自己又长了一岁,回忆一下过去的那些年怎么样,然后再郑重地表达一下,从今天开始又到了多大的年纪,很像掰着指头数数儿的孩子。

清代至民国,元日试笔的习俗更加兴盛。有学者研究认为,这种习俗甚至具有了家族性的特征,并逐渐蔓延至闺阁之中,成为所有读书人在新年里第一场集体文字欢庆活动。而在这场颇具雅趣的活动里,我们可以窥见年龄的社会属性,可以解读时间的文化价值,也可以见证习俗的传承力量。

又是一年更新始,天增岁月人增寿。人与自然,从古至今都没有也不会各行其道,传统习俗深深地镌刻着人们切近自然的体认、顺应自然的秉性,也引导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节律与审美取向,成为中华儿女血液里流淌着的精神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