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桥,初名拒马河桥,又名大石桥,位于河北省涿州市城北1.5公里,南北横跨于拒马河之上。 永济桥始于建明万历二年(1574年),建桥名曰“巨马河桥”; 万历十六年(1588)重修,天启六年(1626)桥毁又重建。古拒马河水势凶猛浩大,仅明代,永济桥六建六毁。明崇祯后,河道南移。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在旧桥南直隶总督方观承监工修建九孔新桥,并与旧桥相联,清帝乾隆为其赐名为“永济”,并作《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御制永济桥诗并序》。桥端筑引桥,总长660米;桥南砌筑石堤并下设涵洞22个,原有旧桥也按涵洞形制改砌,使其成为“堤形引桥”以泄夏秋洪涝。
永济桥为单路九孔石拱桥,每孔跨径不一,由三部分组成,即主桥、南北引桥。 桥立面为九孔联拱式,桥体呈中高两端坡状。我国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题此桥为“中国第一长石拱桥”。永济桥南引桥长271.5米,北引桥长205米,主桥长151.15米,永济桥全长为627.65米,由分水石至桥面最高点6.3米。
桥身全部用长方巨石砌成,栏杆系汉白玉雕饰。桥面由条形方石铺设,桥面两侧设地袱、高0.84米的栏板和1.4米高的方柱形望柱。栏板雕净瓶、荷叶,望柱雕有莲花座托着长方形卷尖叶子的纹饰,柱身饰有双层内凹角的长方形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分为上下两组,上面是有卷云纹和净瓶的组合纹饰,下面是一组三小两大的内凹角长方形图案,与望柱上的图案相呼应。栏板下的地袱在桥面上突出明显。所有的望柱与栏板均没有缺失和损毁的现象。永济桥在第四、第五、第六个桥拱的券脸石上有石雕水兽,桥的东西两侧共有六个。
永济桥跨河而立,古人为分水以畅其流,又因北方冬季河流结冰,整块的冰面在冰下水流带动下会给桥基带来很大推力,因此桥墩制成舟形,迎水(冰)面为一锐角,并以铸铁尖棱护住桥墩,劈开冰面。该结构是古代北方桥梁之特色,为古代匠人智慧之体现。
永济桥修筑时,应用了传统的蝴蝶榫结构,将需要加固结合的石料分别凿出倒置等腰梯形,合在一起恰似蝴蝶,将此凹槽填以一体的金属锭或石料,即形成了一对牢不可破的蝴蝶榫卯结构。一对对“铁蝴蝶”,提高了桥墩抗水流冲击、抗震能力,使得古桥得以矗立数百年。
作为明清京畿重要通衢桥梁,永济桥历来由皇家官方主持建造,桥身全部用长方巨石砌成,最重者达两吨有余。桥面栏杆系汉白玉雕饰。桥面两侧设地袱和栏板、望柱,栏板雕净瓶、荷叶,望柱雕方形卷叶,工艺精美,画栋雕梁,规模宏阔。桥面古石板让牛车马车压出道道车辙。
永济桥北端路西侧,原有碑亭一座,内立“大石桥”的御碑一幢,刻有《御制重修涿州石桥记》,背面有“清朝乾隆庚辰年”, 碑文用满汉文字记述了永济桥的创修史及形制规模。南引桥端石碑为李鸿章书“永济桥”之亲笔。北引桥有八柱大亭一座,俗称“九间厅”。桥南端有牌楼一座,桥两端牌楼匾额、对联皆为乾隆皇帝亲笔。桥南、北建筑物,毁于民国六年洪水,御碑亭后初拆毁。现该桥正处于进一步考古探查和保护修缮过程中。
永济桥西侧主涵洞右方立有一根方形铁柱,边长25厘米,重达数吨,顶端铸有方钮,河底以上6.8米。其上刻有铭文:大清乾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三月太子太保直隶总督方观承奉旨重造。铁柱倚桥一侧,桥石凿有凹槽,用以固定铁柱。有关资料称之为“镇桥梁”,该形制为涿州永济桥仅见。另在涿州博物馆藏有一根与明代原永济桥所用的铁柱一根,铭文是:大明 天启四年岁次甲子三月戊辰吉日成造。
该桥历史上为十八省通衢之必经,古御道之冲要,也是京南形胜之所在。永济桥因桥拱跨度大砌筑采用中国起拱技法,以九孔之长像彩虹一样横跨于拒马河两岸。故被誉为涿州八景之一,素有“拒马长虹”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