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黄麻在中国没人种了,为何却成印度人的“摇钱树”,养活上千万人

100人浏览   2024-07-13 10:30:30

不少南方的朋友小时候都剥过黄麻,或者拿着麻杆打闹玩耍,现在却很少看到路边有种了。但黄麻在印度是堪比黄金的“摇钱树”,千万个家庭因此致富。

既然人们依然在使用麻袋、麻绳、黄麻床垫,为什么国内没人种了?为什么一种植物在两个国家是截然不同的境遇?印度人是怎么用黄麻赚钱的?

黄麻:“金色纤维”

黄麻,是广泛种植于中国长江南部的一种植物,因为植物纤维呈现金黄色并有光泽而得名。黄麻通常能长到1~2米,叶子是披针形、卵圆形,花朵通常是黄色。主要可以分成两个种类,一个是圆果黄麻,一个是长果黄麻。

两个品种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蒴果形状前者呈圆球形,后者呈长筒状。圆果黄麻的花朵比长果黄麻小,但纤维强力要更大。长果黄麻都长有腋芽,圆果黄麻则不然。还有一种“假黄麻”,也叫甜麻、针筒草,经常有人把它们弄混。

甜麻长得很像黄麻

黄麻和甜麻长得比较相似,但仔细看会发现,黄麻的蒴果有圆球形和长筒形,叶面没有毛。而甜麻的蒴果是长筒形,叶子上有绒毛。在纺织制造方面,甜麻偶尔也可以作为黄麻的替代品使用,但甜麻的种子是有毒的,动物食用可能会死亡。

我国种植黄麻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宋朝,北宋年间的《图经本草》详细描述了黄麻的外形特征。到了明朝时期,黄麻的栽种技术也出现在相关农业书籍上。人们用黄麻做衣服,编绳子,制草鞋,甚至可以拿来造纸。

黄麻制品耐腐蚀、隔热,很难用坏。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权贵们锦衣玉食,老百姓“粗布麻衣”,这种“麻衣”就是用黄麻做成的。黄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织造材料,却在现代社会遇冷。

为什么中国人不种黄麻了?

人力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一种作物种的人少了,大多是因为赚不到钱。黄麻制品的加工步骤繁多,制作过程麻烦,还需要大量人力,但是并没有太大的市场需求。投入高,收益少,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农户自然不愿意再种黄麻了。

而且黄麻是一年生的植物,意思就是发芽、开花、结果、枯萎都在同一年内完成,对于需要持续提供原料的制造商来说,效率是比较低的。相比之下,农户当然更愿意选择利润更高的棉花。

可替代品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麻布制品的需要不再像以前一样旺盛,因为市场上已经为消费者提供了诸多选择。麻是天然植物纤维的一种,而天然纤维制品制作过于复杂且耗费的时间太久,发展空间逐渐被涤纶、腈纶、氨纶等化学纤维挤压。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黄麻制品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步骤叫“沤麻”,需要将麻茎、麻皮泡在水里一段时间,让它们在细菌作用下发酵变软,造成部分脱胶,这样可以方便人们把纤维打出来。

但是黄麻在浸泡时多少会使水体变得浑浊,而且散发浓烈的气味,让水中的生物缺氧冒出水面。其中还有一些物质没法被人工剥离,流入水中或者土壤里也很难降解。沤麻污染的水域也可能与居民用水区重叠,影响人们的生活。

黄麻在印度居然是软黄金?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对黄麻有较大的需求,但本国地区并不适合黄麻生长,因此他们选择在印度种植。英国在印度改进黄麻种植技术,培养种植制造工人,开设黄麻厂......这也为之后黄麻产业在印度的重要经济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印度的黄麻种植面积有77万公顷,一年可以生产200~280吨黄麻,年产值可以达到30多亿人民币。到目前为止,印度的黄麻产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52%以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麻生产国家。

黄麻产业是印度最大的经济支柱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非常大,每年因出口黄麻而获得惊人的利润。同时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也辐射到本国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创造了生产到致富再到生产的良性循环。

印度为什么适合种黄麻?

气候环境适宜

黄麻最适合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它们喜欢高温湿润的环境,在20~30摄氏度温度下长势最好。而印度正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而且雨季降雨多,是黄麻的理想生长环境。

劳动力充足

印度是人口大国,截至22年总人口数已经达到了14.17亿,但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令很多人处于难就业、失业状态。黄麻制造需要的大量人力在印度是不缺的,根据统计,印度有1000多万人从事黄麻相关产业,可以说是国民产业了。

本土文化影响

印度的纺织工艺水平很高,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纺织了。印度人可以利用黄麻制造华美的纱丽,实用的地毯、床垫、窗帘、麻袋等,将材质看似粗陋的黄麻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几乎渗透了人们各方面的生活起居。

由于印度古代种姓制度的影响,很多女性不能前往某些正式场合,因此劳动参与度很低,只能从事一些纺织黄麻的工作。同时,印度的宗教文化发展很兴盛,印度教和佛教有很多传统服饰都需要黄麻制作。

政府政策支持

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在前,印度政府是鼓励国民种植黄麻、使用黄麻的,并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规定部分生活用品都要用黄麻制作的。这些政策使得黄麻产业有了孵化的土壤,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总结:在中国宛如路边杂草的黄麻,却成为了印度很多家庭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饭碗”。事实证明,只有结合实际环境,立足本国国情,农作物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效用。你剥过黄麻吗?你觉得我国有哪些发光发热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