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古代没有闹钟,古人如何计时?

672人浏览   2024-02-26 16:21:12

时间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都是无比宝贵的,甚至很多时候,是分秒必争,特别是苦逼的上班族,迟到一分钟都要罚款,简直就是对打工人的不友好表现之一。

于是城市里头的人们都是行色匆匆,赶时间、赶班车,生怕慢一步就成了那个迟到的倒霉蛋。

现在我们有许多计时工具,比如闹钟、手表、手机等等,那么在没有这些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计时的呢?

图片来源网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意思就是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劳作,而太阳下山了,就回家休息。

在古代,观察日出日落,就成了人们最简单,最直观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零成本,对于广大贫苦百姓十分友好。

当然,除了看太阳,更多的时候,人们靠家中养的公鸡来提醒时间。

当然,也有比较兢兢业业的人们,为了更好地计算时间,发明了一种用影子计算时间的工具,叫做“日晷”又称为“日规”。

图片来源网络

形状有点像现代的钟表,可以算是古代版本的闹钟,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日晷的晷针有点像时钟上的分针、时针,而日晷的晷面则布满了时间的刻度。在晷面上有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

这里要提一句,“日晷”的发明时间也是极其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古巴比伦就开始使用了,中国也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学会了使用日晷。

直到1270年,在意大利、德国人们参考日晷发明了早期的机械钟,可以说日晷是现代的时钟、手表的鼻祖。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得起“日晷”,但是也不必担心,古人的智慧可是不容小觑的,除了这个,人们还发明了刻漏,是古代中国古代在计时器上的最精确的发明。

图片来源网络

“漏”是指带孔的壶,“刻”是指附有刻度的浮箭。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只不过那时候大多是泄水型漏刻,水从漏壶孔流出,漏壶中的浮箭随水面下降,浮箭上的刻度指示时间。

但是这种泄水型漏刻会因为水的水压而影响到漏水的速度,从而使得计时不准确。

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受水型漏刻便应运而生。

受水型漏刻又称多级漏刻,所谓的多级漏刻是指使用多只漏壶,上下依次串联成为一组,每只漏壶都依次向其下一只漏壶中滴水。这样就避免了泄水型漏刻受到漏水速度的影响而产生的时间误差。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刻漏已经成为了古人最精确的计时方式。

除了这个,古人还发明了更香,这种香的成分和大小都被固定下来,用这个计时会更加准确,于是便有了一炷香时间的说法。


当然,要是不想那么麻烦也有办法,在古代,有一个专门提醒大家时间的职业,打更。

他们手持更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打更吆喝一声,提醒大家现在的时间。

除了报时,更夫还有一个作用,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时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三更半夜,小心火烛”。

这句话表明了更夫的工作,除了给百姓们提醒时间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防范火灾的发生。

在古代,其实更夫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在别人睡觉的时候,他还得出来巡街、报时,而且赚得钱也不多,典型的钱少还累。


而到了清朝康熙时期,西洋钟传入中国,成为贵族们的稀罕玩意,短短一百多年时间里头,就有4500只西洋钟被当成礼物送了进来。

就连乾隆皇帝,都表示,西洋的东西只有钟表和洋枪是最好的。


当然这些东西平民百姓一般用不上,直到近代,钟表才逐渐走入百姓生活,慢慢普及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