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为什么大多数课外辅导班都是无益的?不服来辩

936人浏览   2024-04-21 19:36:07




一、课外辅导班的老师大多缺少教学经验

通过我对课外辅导班的了解和研究发现,正规的教育机构是很难聘请到一线教师来讲课,因为教委不允许。所以,他们只好请专职的人来做辅导班老师。这些专职的人,大多是年轻人,没有太多教学经验,也没有什么教育经验,更不大可能有什么育人经验。

要解决教学质量的问题,老师经验却不多,只好靠教材的系统化、针对性来提升。可惜,这并不是提升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反倒是有些小教育机构,因为不正规,能偷偷请到一些一线教学老师,甚至有可能是名师。不过,这些名师固然教学水平高,但他们可能只适合“智商高、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超前学习,对于大多数持有“让孩子学得更好一些,考试成绩更好一些”的家长来说,让孩子参加这样的辅导班,并没有什么意义。原因我后面会讲。



二、课外辅导班的内容对你家孩子没有针对性

表面上看,大机构的课程体系特别清晰,应试的针对性很强,甚至还包含一些超值的服务,比如老师会想方设法让孩子欢乐起来,或者老师会给孩子单独打电话了解情况,比公办学校老师负责多了。但其实没什么卵用。原因在于,课外辅导班所教学的内容,要么是学校教学内容的重复,要么是学校内容的提前,并无别样。它并不能针对某个具体的孩子提供具体的教学解决方案。

换一种说法吧。当某位同学正在学分数的混合运算,考试成绩很差。他的真正问题是混合运算的去括号时的符号搞不清,但当下表现在分数的混合运算很容易出错。辅导班也会讲这些内容,但是辅导班有自己的教学进度,有自己的流程,它并不会针对这位同学欠缺的知识,提供具有支架作用的练习。

所以,除非是学习天才,否则,绝大多数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孩子,成绩并不好,而且参加了辅导班之后还有可能下降。下降的原因并非辅导班老师讲错了,而是增加了学习负担,成绩提升不上去反而降低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对学科的自信。

有一个付费咨询我的母亲,给初三的孩子报了5个学科的辅导班。但孩子不肯完成作业,成绩也很差,总是想方设法看一些自己的书,而不完成学习任务。在我看来,这个孩子已经放弃了学习,放弃了未来,只想让自己好过一点点。我问这个家长:他上那么多课外班,什么时候真正搞定自己需要搞定的问题?家长说没有时间。但仍然坚持参加课外辅导,理由是:学了那么多都学不好,不学岂不更不好?这种逻辑,后面我会专门驳斥。



三、课外辅导班的课程设计很不科学

从研究来看,很多机构的课程设计,是针对升学考试,或者期中期末考试的知识性的集训,而非对系统知识网络的建构。以数学为例,数学的公式、概念乃是理解数学的核心,但绝大多数辅导班都是把这些东西当成记忆的材料,当成套用解题的材料,根本就无法真正学会数学,更是不可能做到举一反三。

但大多数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辅导班,让孩子多做一些练习题,孩子成绩就上去了。或许,真有某一段时间,恰好做了几道要考试的题目,多了几分,可这与真正提升数学成绩有何相关?提升几分能让孩子在学习上翻身?绝无可能。

好的课程,既要深刻地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做到过程的循序渐进的入门到提高,没有数十年的功夫,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几无可能。



四、搞好一个学科的前提是什么,没有几个家长和辅导班的老师知道

如果不是学习天才,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要搞好每一个学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这种投入,是需要放弃你的业余爱好,放弃无效浪费的时间,而且需要合适的学习策略。这个过程是:

1、对一个学科有点感觉。辅导班能增加感觉吗?这需要优秀的老师和优秀的父母用良好的态度来达成。

2、投入大量时间。孩子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吗?没有。每一个学科老师都想要霸占学生的时间,现在还有辅导班来霸占孩子的时间,孩子哪里有时间真正投入去研究学问?

3、开始入门。什么是入门?就是学会了,发现自己能学会,自己能在老师指导下加速学习,而且能获得较好的成绩。入门的感觉是靠成绩与教师和父母的正向评价来构建的。而父母害怕孩子学不好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其实是在负面证实孩子的学习价值。

4、成为学科的专家型学生,知识系统网络构建起来,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考试。一般来说,学霸能达到这种状态,而且往往都是在初三和高三才真正达到这种状态。当然,学习天才例外。

正如陶老师讲家庭教育,正如易中天讲历史,没有多年的浸润,想凭被动式的学习而真正掌握知识系统,门都没有,别做梦了吧!一个人不亲自主动地去研究学问,被动地等待灌输,哪里可能真正掌握某个学科?不可能的。



五、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背后的身心伤害

我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有美好的期待,都愿意付出很多精力很财力。但,爱是以对方的感受为主,你付出什么并不会真的得到你的愿望。

如果一个父母,想要让孩子成绩再好一些,于是给他报了一些课外辅导班,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心理暗示可能是:

1、我自己没有能力学好这个学科,那我就不要努力了

2、为了我,父母给我花费了很多钱,我有点不争气

3、父母期望我成绩再好一些,说明我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

4、……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一个人对自己有什么评价,对未来有什么看法,那么他基本上就能朝这个方向去发展。如果一个人无法认同自己的能力,也无法认同自己可能的未来,那么他就会放弃努力,因为反正都不会有好成就。这不是危言耸听,你会看到经常被否定和批评的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以及面对挑战时的态度,就能明白我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六、大多数辅导班会让孩子更厌学与更加贪玩

您可能会觉得,我这样下结论实在是太偏执了。其实你听完我的逻辑,就能明白我说的一定会发生,只是它的影响力多少有所区别而已。

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之重无以复加,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你不要跟我说现实如此每一个人都应该适应。

人是有感受的,有心理能力的,有灵魂的。孩子都是通过玩来学习,基因的动力会驱使人去做一些正确的事情,比如游戏、奔跑、竞争活动、创作……这些能力是每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每一个人都想要去发展好自己的能力,从而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学校的要求不是这些,家长的要求不是这些。所以,本能的原动力会与现实社会的要求发生冲突。孩子在这里是弱者,被逼迫着完成社会的要求,而内在的需求却没有被满足。咱不说太多的需求,就一个最简单的需求——自己安排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一点几无可能。也就是说,每一个儿童,都不是像一个儿童那样活着,而是被成人社会所绑架了变成学习的童工。

我们有一万个理由来证明这样做的必要性。但孩子的身体和精神生命会告诉他,你需要玩,你需要休闲,你需要发呆,你需要做自己的事情,因为这才是对你生命最有价值的事情……

本来空闲时间就少,而课外辅导班进一步占用了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且因为没有足够的大块的时间投入到某些学科的专注学习,其实孩子每一个学科学起来很困难成效不好,而且还很累没有时间去放松和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这是如何一种绝境?

所以,中国的中小学生有五千多万抑郁症患者,北大新生中有四成患有空心病。也就是说,如果你看重了学习,你的孩子一定会精神出问题,但你仍然不会放过他们,对吗?

七、到底能不能报班?怎么选择?

在我主讲的“靠谱父母研习社”的会员课程里,我经常会讲这个问题。能不能报?什么人报什么班?在什么时候报?

对于学习天才来说,报不报班都没有什么影响。我专门访谈了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上课外辅导班的很少。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是否要报班?不需要。原因在于,学校安排的课时很多,学校的老师很有经验,孩子都没有能学好,必有原因。有可能是抽象思维没有发展起来,有可能是师生关系出现问题,甚至有可能是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问题影响。当然还有人际关系,或者新初一新高一的问题。这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我们会员课程里面讲得很清楚。所以, 普通学生需要的不是报班,而是需要在学科学习上投入更多的专注时间,来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入门,并把这种成功的经验泛化到其它学科,最终,整个人获得学习的自信。

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亲子关系的模式、父母的唤醒与激励的方法和水平、孩子的社会交往模式(会影响到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价值观系统等等。几乎与课外辅导或者说教学没有太大关系。

但是,一般的孩子,如果未能完成唤醒与激励,未能在学科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那么初三高三的时候一对一辅导一下,临门一脚,提点分,是可以的。但课外辅导的大班就免了。但其实,临门一脚,也是需要看孩子是否立志有了目标,是否想要到更好的学校去深造。如果没有这些,最好就不要为孩子花钱啦。因为,即便你花钱送他到清华北大,他也是不肯好好努力的,没有意义。

八、跟什么样的老师学习呢?

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育经验是如何育人,如何唤醒一个人的自信,如何激励一个孩子对未来的期望。教学经验则是如何让孩子在某个学科入门,让孩子找到感觉,找到搞好这个学科的策略,然后就可以全身而退了。如果一个一对一老师,要天天盯着孩子练习题目,陪伴他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学习,那么这样的老师显然是没有唤醒孩子的学习自信,也没有让孩子找到学习的策略,那就赶紧换人吧。

不过,据我所知,能做到懂教育会教学的老师,凤毛菱角。要么你请不起,要么他没有时间。所以,尽早让孩子开始自我教育,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获得成长的动力,才能真正学会如何学习之道,除此之外,都是扯淡。

九、你失去的机会成本很高

什么是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如果你不上课外辅导班,而是把钱投入到学习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家长的自我成长方面,家长就能为孩子提供有效的成长环境。如果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他去专注搞定学科学习,或者发展自己的禀赋,未来必然会成为栋梁之才。这是可靠的,有规律可行的,绝不是跟风也不是“我感觉”。

也就是说,你花了钱用了孩子的时间,反而有可能让孩子一事无成。你的损失绝非这点钱,也非这点时间的工价,而是未来更多的可能。

十、有些家长所秉持的观点为什么是错的?

1、孩子参加了课外辅导班,成绩都很一般。要不多学点东西,岂不更糟糕?

我的看法是:孩子成绩好不好,并非与他坐在桌子面前听课或者练习的时间成正比。而是与他学习的效率,学习的策略有关。而效率则与动机和执行力有关,策略则与分析性智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被动式学习肯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而被灌输死记硬背的学习是会破坏学习策略的形成。

2、辅导班的老师是名师,一定会让孩子学习成绩提高的。

我的看法是:只有天才儿童才需要重点中学的顶级名师。而普通的学生,则需要带领他们入门的,能够唤醒和激励的老师。当然,能做到这样效果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名师。但其实我们所说的名师,大多都是重点中学重点班的任课老师,这种老师十有八九只适合学习天才。